[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频大脉冲场合的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1287.1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5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尚平;谌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常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01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芯子 金属箔层 薄膜电容器 高频大脉冲 双面金属化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 介质层 喷金层 绝缘 环氧树脂层 金属化薄膜 箔式结构 电极引线 喷涂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频大脉冲场合的薄膜电容器,包括电容芯子,电容芯子的两端喷涂有喷金层,喷金层上焊接有电极引线,电容芯子被环氧树脂层包裹在内,所述电容芯子包括绝缘的第一介质层、绝缘的第二介质层、第一金属箔层、第二金属箔层、第三金属箔层、第四金属箔层、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和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箔式结构和金属化薄膜结构的优点,使该薄膜电容器能够适于高频大脉冲场合下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大脉冲场合的薄膜电容器,结合了箔式结构和金属化薄膜结构的优点,使该薄膜电容器能够适于高频大脉冲场合下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高频大脉冲场合的薄膜电容器,包括电容芯子,电容芯子的两端喷涂有喷金层,喷金层上焊接有电极引线,电容芯子被环氧树脂层包裹在内,所述电容芯子包括绝缘的第一介质层、绝缘的第二介质层、第一金属箔层、第二金属箔层、第三金属箔层、第四金属箔层、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和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
第一金属箔层、第三金属箔层和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设在第一介质层上,第三金属箔层和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呈上下并排间隔层叠排布,第一金属箔层的厚度等于第三金属箔层上表面到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下表面的距离,第三金属箔层与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并接后再与第一金属箔层间隔排布且串接;
第二金属箔层、第四金属箔层和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设在第一介质层与第二介质层之间,第四金属箔层和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呈上下并排间隔层叠排布,第二金属箔层的厚度等于第四金属箔层上表面到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下表面的距离,第四金属箔层与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并接后再与第二金属箔层间隔排布且串接。
所述第一金属箔层的一端伸出至第一介质层对应端的外部,第一介质层对应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的一端伸出至该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外部;第二金属箔层的一端伸出至第二介质层对应端的外部,第二介质层对应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的一端伸出至该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外部。
所述第一金属箔层和第二金属箔层的排列顺序相反。
所述第一金属箔层和厚度等于第二金属箔层的厚度。
所述第三金属箔层与第一双面金属化薄膜层的间隔距离等于第四金属箔层与第二双面金属化薄膜层之间的间隔距离。
所述第一金属箔层和第二 金属箔层均为金属铝箔层。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箔式结构和金属化薄膜结构的优点,使该薄膜电容器能够适于高频大脉冲场合下的使用。利用金属箔与端面接触,抗脉冲能力比较强,高dv/dt的特点,还有金属化膜所具有的自愈性,可恢复性,可以耐比较高的交流电压,以及不容易电晕的特点,由于采用了双面金属化膜,相对于单面金属化膜由于导电面积比较大,因此耐电流水平也比较好,可以满足不同的交流电压,不同频率大电流的需求,广泛应用于电视和显示器的偏转电路,电子镇流器、开关式电源等。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容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常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常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1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器件
- 下一篇:一种低方阻金属化聚丙烯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