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走线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5467.7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9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孙震;李春成;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3/06 | 分类号: | B62K3/06;B62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把 车把 后闸线 前闸线 进线口 走线通道 出线口 一端连接 内走线 本实用新型 自行车 安全隐患 保障用户 视觉感受 有效解决 磨损 老化 受损 暴露 | ||
1.一种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把,所述车把内形成第一走线通道;
前闸把,设置在所述车把的一端;
后闸把,设置在所述车把的另一端;
进线口,所述进线口设置在所述前闸把及所述后闸把之间的车把上,并靠近所述前闸把和/或所述后闸把的安装位置;
出线口,设置在所述车把的底部;
前闸线,所述前闸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闸把,所述前闸线的另一端由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第一走线通道,进而由所述出线口引出;
后闸线,所述后闸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闸把,所述后闸线的另一端由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第一走线通道,进而由所述出线口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走线自行车还包括:
车架,与所述车把相连接,所述车把和/或所述车架为中空结构,所述车架上设有穿入口、穿出口并在所述车架内形成第二走线通道;
所述后闸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闸把,所述后闸线的另一端由所述出线口引出后,经过所述穿入口进入所述第二走线通道,并由所述穿出口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前叉,所述内走线自行车还包括:
前轮,所述前轮与所述前叉转动连接;
前制动器,所述前制动器用于控制所述前轮;
所述前闸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闸把,所述前闸线的另一端由所述进线口进入所述第一走线通道,进而由所述出线口引出并经过所述前叉连接于所述前制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下管和后叉,所述内走线自行车还包括:
后轮,所述后轮与所述后叉转动连接;
后制动器,所述后制动器用于控制所述后轮;
所述后闸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闸把,所述后闸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制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线口包括:
第一进线口,所述第一进线口靠近所述前闸把的安装位置,所述前闸线由所述第一进线口进入所述第一走线通道;
第二进线口,所述第二进线口靠近所述后闸把的安装位置,所述后闸线由所述第二进线口进入所述第一走线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走线自行车还包括:
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连接件内设有第三走线通道;
车筐,所述车筐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前闸线和/或所述后闸线由所述出线口引出后,穿过所述第三走线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走线自行车还包括:
止栓,与所述进线口和/或所述出线口和/或所述穿入口和/或所述穿出口相适配,所述止栓设置在所述进线口和/或所述出线口和/或所述穿入口和/或所述穿出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栓上设置有与所述前闸线和/或所述后闸线相适配的开口,以夹紧所述前闸线和/或所述后闸线;
所述开口的内径小于所述前闸线和/或所述后闸线的外径;
所述开口的内径与所述前闸线和/或所述后闸线的外径之差小于0.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栓为塑胶止栓;或
所述止栓为金属止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走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闸线和/或所述后闸线包括:
线芯;
线管,包覆在所述线芯的外周;
压帽,所述压帽安装在所述线管的端部,以压紧位于所述线管内的所述线芯,所述压帽为尼龙压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54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