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3620.4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5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正帆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液口 排气口 管内 第二管 气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 液分离装置 阀门 化工技术领域 压力检测单元 液位传感器 气泡分离 下端开口 预设压力 上端 气压 下端 掺杂 伸出 维修 检测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气液分离装置。该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管,其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和排气口,排气口位于第一进液口上方;第二管,其下端设有第二进液口置于第一管内且上端伸出第二管,第二管的下端开口形成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位于第一进液口下方;液位传感器,设于第一管内且位于第一进液口与排气口之间;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管内的压力;及第一阀门,设于排气口,在第一管内的气压低于预设压力时,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气液分离装置,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且无需经常维修,很容易将掺杂在液体中的气泡分离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液态化学试剂中通常会掺杂气体,掺杂气体过量时会使化学试剂不满足使用条件,而且在输送系统中,气体会在管道中形成气泡,气泡很容易在阀门、弯头和死角区域汇集形成腔室,造成输送的压力降低,影响化学试剂的流动;气泡积聚到一定量时,还会造成输送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在输送化学试剂前,将掺杂在化学试剂内的气体排出。
目前实现气液分离的方法主要有隔挡分离和用过滤膜分离两种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均有制作困难、制作成本高的缺点。而且采用隔挡分离,气泡会聚集在死角处不易排出;采用过滤膜分离,化学试剂流过过滤膜会产生非常大的阻力,且为了防止过滤膜发生阻塞,需要定期维护,保持过滤膜的流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气液分离装置的液体流动阻力大、制作困难、成本高且需要定期维护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
第一管,其上设有第一进液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上方;
第二管,其下端置于所述第一管内,且所述第二管下端开口形成第二进液口,其上端伸出所述第二管,所述第二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下方;
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管内且高度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
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管内的气压;及
第一阀门,设于所述排气口,在所述第一管内的气压低于预设压力时,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液口为斜面口。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斜面口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为45°。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外壁与所述第一管侧壁之间存在间隙,且所述第一管上端与所述第二管之间密封设置。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液口处设有第二阀门。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的下端设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排液口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下方。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排液口上设有第三阀门。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第三管段,且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外径。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检测单元为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
作为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均由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正帆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正帆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36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