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7炉型热场隔热笼及G7型多晶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1610.5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5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唐骏;常传波;杨振帮;韩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代理公司: | 11225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喻嵘;佛新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25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壁 本实用新型 顶盖 紧密贴合 多晶炉 隔热笼 通孔 体内 热门 底端内壁 贴合设置 可滑动 外周面 有效地 中空的 吹入 底端 吊臂 空腔 笼腔 炉型 排出 热场 开口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G7炉型热场隔热笼,设置于具有吊臂的G7型多晶炉体内,包括顶盖、侧壁、笼底及笼底热门,共同围成中空的笼腔,其中,所述侧壁围成两端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侧壁的顶端,并与其形成紧密贴合;所述笼底贴合设置于所述笼底热门上,共同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底端,其中,所述笼底的外周面与所述侧壁的底端内壁形成可滑动的紧密贴合;所述侧壁均匀分布有通孔,以便气体从所述顶盖吹入并能够从所述通孔流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G7型多晶炉;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笼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炉体内含有杂质的气体不易排出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G7炉型热场隔热笼。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发电是当前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由于铸造多晶硅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远低于单晶硅,多晶硅逐步取代直拉单晶硅在太阳能电池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行业内最主要的光伏材料。
随着630光伏补贴政策的到期,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作为硅片企业,提升硅片光电转换效率是重中之重。而硅料中固有存在的杂质不能有效排除将直接影响硅片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行业里使用G7炉台热场笼底密封,导致氩气在隔热笼形成涡流,不断循环,增加杂质进入熔体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G7炉型热场隔热笼,由固定顶盖、侧壁、笼底和笼底热门组成的中空炉腔;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侧壁结构,目前行业里使用G7炉台热场笼底密封,导致氩气在隔热笼形成涡流,不断循环,增加杂质进入熔体的概率。本发明旨在通过调整热场内隔热笼结构改善排杂通道,维持稳定温度梯度进而达到提高硅片光电转换效率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硅片光电转换效率,降低杂质进入熔体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G7炉型热场隔热笼,设置于具有吊臂的G7型多晶炉体内,包括顶盖、侧壁、笼底及笼底热门,共同围成中空的笼腔,其中,
所述侧壁围成两端具有开口的空腔;
所述顶盖设于所述侧壁的顶端,并与其形成紧密贴合;
所述笼底贴合设置于所述笼底热门上,共同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底端,其中,所述笼底的外周面与所述侧壁的底端内壁形成可滑动的紧密贴合;
所述侧壁均匀分布有排气孔,以便气体从所述顶盖吹入并能够通过所述排气孔流出。
优选地,所述侧壁通过所述吊臂与所述G7型多晶炉体的内壁形成活动连接,以便在G7型多晶炉体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顶盖设有通孔,使气体通过所述通孔吹入。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周缘与所述侧壁的顶部对应形成形状配合的阶梯状,以便紧密贴合。
优选地,还包括调节臂,所述调节臂固定于所述G7型多晶炉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坩埚和石墨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笼腔内;其中,所述坩埚设于所述石墨支撑板上,所述石墨支撑板设于所述笼底上;通过所述笼底热门加热所述坩埚,以加工硅晶块。
优选地,所述材质均选用石墨。
优选地,所述侧壁围成四边形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通孔设置为折线形,以减小外界对内部温度的影响。
此外,还提供一种G7型多晶炉,其吊臂和炉体,所述吊臂固定于所述炉体上,其还包括所述的G7炉型热场隔热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1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场结构及G7型多晶炉
- 下一篇:一种铸锭散热台和铸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