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式轮辋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7387.3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1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辋 车轴 配合 本实用新型 紧固配合 轮胎胎唇 轮辋组件 紧固件 嵌合部 左轮辋 嵌合 轮胎 相对位移 异常声响 元件配合 旋动 调节体 定位孔 定位轴 嵌合性 旋合部 滑圈 轮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式轮辋,由左轮辋组件及右轮辋组件组合而成,包括嵌合部、轮辐、车轴配合部、紧固配合体、调节部、调节元件及车轴紧固件,紧固配合体设有与车轴紧固件上的定位轴相互配合的定位孔;调节元件和调节部相互配合;旋动调节元件上的调节体会带动调节体两端的旋合部实现与调节元件配合的调节部的水平移动。当出现轮胎胎唇部与轮辋嵌合过松而出现轮胎与轮辋相对位移的滑圈现象或者产生异常声响时,只需通过本实用新型轮辋上的调节元件带动与之配合的调节部使构成轮辋的左轮辋组件及右轮辋组件适当分开一定间距,从而使轮辋的嵌合部的实际配合尺寸适当变大而更紧密地与轮胎胎唇部嵌合提升轮胎与轮辋的嵌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调节式轮辋。
背景技术
轮胎安装在轮辋上需满足轮胎的内直径和轮辋的标定直径相匹配,以确保装胎的嵌合性;而轮胎内直径设定的差异对装胎过程中嵌合影响较大,其中轮胎胎唇的钢丝圈周长对内直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轮胎胎唇钢丝圈的周长和实际生产时的钢丝圈周长要保持一致,以保证轮胎装入轮辋后具有良好的嵌合性。然而,为避免增加过多配件以及实现生产过程的互换性,同时为避免轮胎胎唇钢丝圈周长过小导致嵌合过紧而产生装胎困难,通常对轮胎胎唇钢丝圈周长尺寸进行适当地修正处理。事实上尺寸修正范围值是不容易把握的,当钢丝圈周长过大,装胎时轮胎和轮辋的嵌合过松,容易产生轮胎与轮辋相对位移的滑圈现象或者产生异常声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使轮辋与轮胎更为紧密的配合,提升轮辋与轮胎嵌合性的调节式轮辋,从而有效解决轮胎使用过程中因嵌合不足而产生滑圈或者异响等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调节式轮辋,其由相互对称设置的左轮辋组件及右轮辋组件组合而成,具体包括嵌合部、轮辐、车轴配合部、紧固配合体、调节部、调节元件及车轴紧固件;车轴紧固件设有车轴孔、车轴中心均分孔及定位轴;紧固配合体固定于车轴配合部,并设置有与车轴紧固件上的定位轴相互配合的定位孔;调节部包括调节配合部和容置空间;调节元件中部设置有调节体,调节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旋合部,调节元件和调节部相互配合。
进一步,所述调节体两端的旋合部分别为第一旋合部和第二旋合部,第一旋合部和第二旋合部分别采用外螺纹设计,第一旋合部和第二旋合部上的螺纹参数一致但旋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配合部、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二调节配合部,第一调节配合部和第二调节配合部设置有内螺纹,螺纹的参数分别与调节元件上的第一旋合部和第二旋合部的螺纹参数相同,即第一调节配合部的内螺纹与调节元件的第一旋合部的外螺纹配合;第二调节配合部的内螺纹与第二旋合部外螺纹配合。
进一步,所述调节元件上的位于调节体两端的第一旋合部和第二旋合部表面设置的外螺纹攻牙起始位置相同,同时第一旋合部的旋合长度与第二旋合部的旋合长度设定一致。
进一步,所述调节部具有两个,且互为180°地设在轮辋上;所述调节元件也相应地设置两个与调节部相互配合。
进一步,所述左轮辋组件及右轮辋组件的嵌合部相对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嵌合凸部及嵌合凹部;
进一步,所述左轮辋组件及右轮辋组件的轮辐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轮辐凸轴和轮辐凹孔。
进一步,所述左轮辋组件和右轮辋组件的水平移动距离的2倍值为可调节的安全范围值,该安全范围值为0~15mm。
进一步,所述紧固配合体的定位孔的两端是圆弧形轨道,中间是直线轨道的环形结构,所述车轴紧固件上的定位轴可移动的设置在该定位孔内。
进一步,所述车轴配合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车轴紧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7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型自行车用辐条及轮圈
- 下一篇:一种新型工程防扎钢丝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