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3233.X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寇博;宋耀静;王艳花;张伟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行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小腿支具,小腿支具上端设有小腿固定结构,小腿支具下端铰接有用于放置鞋体的鞋体骨架,小腿支具后端和鞋体骨架后端之间设有储能机构;当储能机构处于自然状态时,鞋体在地面的正投影与鞋体呈预设范围的角度。该辅助行走装置,通过储力机构中扁簧的拉伸和回弹辅助踝关节背屈运动,起到辅助行走的作用;小腿固定结构的大小可调,穿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踝关节辅助器械和行走辅助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老年人或小腿以下的腿疾人的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会随着年龄地增加而逐步降低,在下肢力量衰减和下肢关节损伤方面表现最为明显,以至于影响腿疾人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行走时,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导致长时间行走增加肌肉疲劳,踝关节等其他部位的疾病影响行走时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运动,会导致步伐不均、变小及重心不稳等的行走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辅助行走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小腿支具,小腿支具上端设有小腿固定结构,小腿支具下端铰接有用于放置鞋体的鞋体骨架,小腿支具后端和鞋体骨架后端之间设有储能机构;当储能机构处于自然状态时,鞋体前端低于后端,鞋体在地面的正投影与鞋体呈预设范围的角度。
进一步的,当储能机构处于自然状态时,鞋体在地面的正投影与鞋体的角度为50°。
进一步的,储能机构由摆杆和扁簧组成;扁簧两端分别设有摆杆,摆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支架;小腿支具后端设有上连接凸台,上支架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连接凸台上,上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插销与摆杆的上端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下支架;鞋体骨架后端设有下连接凸台,下支架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下连接凸台上,下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插销与摆杆的下端铰接。
进一步的,小腿支具下端设有第二连接孔,鞋体骨架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螺帽;当螺帽穿过第二连接孔时,两者能够铰接形成转动副。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螺钉,限位螺钉与螺帽相配合,起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小腿固定结构为圆弧形,小腿固定结构包括护腿,护腿外侧设有束紧带,束紧带上设有用于调节其自身长度的金属扣环;护腿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小腿支具相连接的铆钉。
进一步的,储能机构还包括弹簧上盖和弹簧外壳;弹簧上盖设在高于扁簧的摆杆外围,与弹簧外壳组成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的直径大于摆杆的直径,伸入封闭腔体摆杆下端的直径与所述封闭腔体的直径相等,伸入封闭腔体摆杆(5-1)下端与扁簧的上端相连接。
当储能机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扁簧处于自由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辅助行走装置,通过储力机构中扁簧的拉伸和回弹辅助踝关节背屈运动,起到辅助行走的作用;小腿固定结构的大小可调,穿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行走装置未穿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行走装置穿戴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行走装置中的小腿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行走装置中的小腿支具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行走装置中的储能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3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制线路板生产用冲床脱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