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扰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4054.8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荣国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扰流板本体 减震垫 速度传感器 电热网 扰流体 热变形 隔热硅胶 储物槽 扰流板 探测端 主动层 本实用新型 背面设置 控制装置 螺栓连接 正面设置 自动升降 被动层 紧贴 汽车 嵌入 伸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后扰流板,包括扰流板本体,所述扰流板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均与扰流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均呈L型设置,所述扰流板本体背面设置有速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速度传感器的探测端贯穿扰流板本体设置,所述速度传感器的探测端伸出扰流板本体外,所述扰流板本体正面设置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内设置有热变形扰流体,所述热变形扰流体一边沿与扰流板本体螺栓连接,所述热变形扰流体包含有主动层、隔热硅胶层、电热网和被动层,所述电热网嵌入于隔热硅胶层设置,所述电热网与主动层紧贴;该汽车后扰流板具有自动升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扰流板。
背景技术
汽车的扰流板是指在车尾上方安装的附加板,也称为汽车尾翼,扰流板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减少车辆尾部的升力。如果车尾的升力比车头的升力大,就易导致车子转向过多、后轮抓地力减小、高速稳定性差。
升力与风阻一样,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在时速120公里的升力,是时速60公里的4倍,是时速40公里的9倍。因此行驶速度较高的汽车,如高级轿车和跑车,一般都装有扰流板。
自动升降扰流板是目前高端汽车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目前只配备在小部分的高端汽车上,而目前还没有后期可以进行选装的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扰流板,难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汽车后扰流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后扰流板,包括扰流板本体,所述扰流板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均与扰流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均呈L型设置,所述扰流板本体背面设置有速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速度传感器的探测端贯穿扰流板本体设置,所述速度传感器的探测端伸出扰流板本体外,所述扰流板本体正面设置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内设置有热变形扰流体,所述热变形扰流体一边沿与扰流板本体螺栓连接,所述热变形扰流体包含有主动层、隔热硅胶层、电热网和被动层,所述电热网嵌入于隔热硅胶层设置,所述电热网与主动层紧贴,所述主动层和被动层均与隔热硅胶层粘合,所述速度传感器和电热网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扰流板本体背面设置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与扰流板本体为一体式设置,所述连接螺母设置有一个以上,通过设置有连接螺母,可以方便使用者使用螺栓贯穿后备箱盖与扰流板本体连接,而且连接螺母与扰流板本体采用了一体式的结构,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热变形扰流体侧面设置有隔热条,所述隔热条与被动层粘合,所述被动层外表面设置有隔热涂层,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主动层上的热量轻易的传递到空气中。
作为优选,所述扰流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鳍体和第二鳍体,所述第一鳍体和第二鳍体均与扰流板本体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第一鳍体和第二鳍体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榫眼和第二榫眼,所述被动层上表面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榫眼和第二榫眼相配对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第一鳍体通过第一榫眼和第一榫头与被动层连接,所述第二鳍体通过第二榫眼和第二榫头与被动层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鳍体和第二鳍体连接被动层,从而加固热变形扰流体与扰流板本体的连接,可以有效的防止热变形扰流体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扰流板本体正面设置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所述扰流板本体背面设置有蓄电池和太阳能控制器,所述速度传感器、控制装置、电热网、蓄电池、太阳能薄膜电池均与太阳能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结合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环保性,而且不需要接通汽车电源,整个电子升降系统与汽车电气系统分离的设计方式,安装便捷性极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荣国,未经张荣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4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自动升降扰流板
- 下一篇:汽车扰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