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燃料电池集成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04302.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7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柯小军;陆腾飞;李菲;李晓轶;林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75 | 分类号: | H01M8/2475;H01M8/027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卢杰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框架 连接框架 燃料电池 通孔 汽车燃料电池 本实用新型 垂直设置 安装孔 集成架 叉车 插齿 穿设 固连 汽车底盘 对齐 连接孔 通用率 车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燃料电池集成架,包括:连接框架,连接框架上设有与汽车底盘连接的连接孔;第一安装框架,第一安装框架垂直设置在连接框架的一侧边上,第一安装框架远离连接框架的侧边上设有固连燃料电池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框架和连接框架的连接处设有供叉车插齿穿设的第一通孔;第二安装框架,第二安装框架垂直设置在连接框架相对的另一侧边上,第二安装框架远离连接框架的侧边上设有固连燃料电池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框架和连接框架的连接处设有供叉车插齿穿设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齐。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燃料电池适用于更多种类的车型,极大提高燃料电池的通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燃料电池集成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汽车厂商的重视。然而,电动汽车(例如客车)具有车型种类多,结构变化快,因零部件产品而频繁升级更换等特点;针对每一款车型所配对的燃料电池,需要单独设计安装框架。这样会增加设计、工艺、采购、物流等部门的工作量。
因此,亟需一种通用化的燃料电池安装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燃料电池集成架,能够取代传统汽车底盘中的燃料电池安装结构,与燃料电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出售、安装,而不必频繁改变汽车底盘的结构,使该燃料电池适用于更多种类的车型,从而极大提高燃料电池的通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燃料电池集成架,包括:
连接框架,连接框架上设有与汽车底盘连接的连接孔;
第一安装框架,第一安装框架垂直设置在连接框架的一侧边上,第一安装框架远离连接框架的侧边上设有固连燃料电池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框架和连接框架的连接处设有供叉车插齿穿设的第一通孔;
第二安装框架,第二安装框架垂直设置在连接框架相对的另一侧边上,第二安装框架远离连接框架的侧边上设有固连燃料电池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框架和连接框架的连接处设有供叉车插齿穿设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安装孔内设有螺纹衬套。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对称布置在连接框架相对的两侧边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上设有支架,支架用于固连燃料电池的管路。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垂直连接的连接板和托板,连接板与第二安装框架贴合固连,托板朝远离第二安装框架的方向垂直延伸、并且用于固连所述管路。
优选地,所述连接框架、第一安装框架以及第二安装框架均由方钢连接而成。
优选地,部分所述方钢在连接处通过45度斜角焊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框架、第二安装框架的方钢的壁厚均为2.5~3.5mm,所述连接框架的方钢的壁厚为1.5~2.5mm。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框架远离连接框架的侧边在中间处呈凹陷结构,凹陷结构用于敷设燃料电池的线束。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上设有预留孔,预留孔用于固定所述线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04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堆及用于燃料电池堆的端板
- 下一篇:电池和具有该电池的农业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