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0634.6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4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陈建伟;李秀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B60L5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充电桩系统 可移动 停车位 车位 系统扩展性 资源利用率 车辆充电 充电按钮 充电插头 充电需求 传统汽车 轨道移动 建设成本 移动充电 插头 充电枪 按下 新能源 车主 充电 停放 停车 移动 轨道 矛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停车位后方设置有轨道,在需要充电时,按下充电按钮,充电桩通过轨道移动到停车位后方,再将插头插入充电插头,用充电枪为车辆充电,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新能源车主停放的位置自主的移动到需求车位,有效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利用效率,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争抢车位的矛盾。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充电桩系统,可随停车厂充电需求添加充电桩的个数,系统扩展性强,资源利用率高,建设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导向,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步提高。截止目前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22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2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78万辆。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当前我国正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大规模布局的初期,截止2018年7月我国建成的公共充电桩数量约27.5万个,私人充电桩38.7万个,根据数量来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桩的配比为8:1左右,由数据可见公共充电桩数量不足以维持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和使用便捷性。
在公共停车场内装若干充电桩是目前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传统汽车的保有量远大于新能源汽车,所以传统汽车抢占带有充电桩的新能源专用停车位的现象随处可见,造成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低下,进一步加深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困难的困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系统,能够随停车场的新能源汽车的数量柔性增加充电桩的数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停车位附近的充电插座和充电按钮,停车位后方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置有能够在轨道上移动的充电桩;
充电桩包括本体,本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在轨道上移动的驱动轮,本体内设置有用于给驱动轮供电的独立电源,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枪和能够伸缩的插头;
充电按钮和充电桩均连接控制主机,控制主机用于接收充电按钮的指令,并激活充电桩前往指定位置。
充电按钮和充电桩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控制主机。
停车位后方设置有分岔导轨,分岔导轨接入轨道。
充电插座设置在停车位和轨道之间。
轨道延伸至充电桩集中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停车位后方设置有轨道,在需要充电时,按下充电按钮,充电桩通过轨道移动到停车位后方,再将插头插入充电插头,用充电枪为车辆充电,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新能源车主停放的位置自主的移动到需求车位,有效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利用效率,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争抢车位的矛盾。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充电桩系统,可随停车厂充电需求添加充电桩的个数,系统扩展性强,资源利用率高,建设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轨道的铺设示意图;
其中,1、控制主机,2、导轨,3、充电桩,4、停车位,5、充电插座,6、充电按钮,3-1、本体,3-2、驱动轮,3-3充电枪,3-4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0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抱杆式安装的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可储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