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全浮驾驶室前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2758.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1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召伟;周资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美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刘新子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臂衬套 稳定杆 焊接总成 前悬 螺栓 前悬置 上支架 翻转 衬套 挡圈 支架 本实用新型 过盈配合 固定座 驾驶室 装配 过渡配合 内套轴 脱出 摆臂 内孔 撕裂 套在 销轴 纵梁 车身 紧凑 对称 橡胶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全浮驾驶室前悬置,包括右上支架、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螺栓、固定座、左上支架、翻转衬套、挡圈、摆臂衬套,翻转衬套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右上支架及左上支架中,对称的翻转衬套分别套在稳定杆的两端,摆臂衬套内孔与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销轴过渡配合,右上支架、左上支架通过螺栓和车身横、纵梁固定连接,摆臂衬套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摆臂中,挡圈配合在摆臂衬套两端,摆臂衬套、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挡圈通过螺栓和固定座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有效防止了内套轴向脱出、橡胶撕裂,增强了前悬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室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全浮驾驶室前悬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重型驾驶室前悬置普遍采用全浮结构,即通常在驾驶室底板和车架之间设置稳定杆总成,通过翻转固定座固定稳定杆销轴部位,左/右上支架与摆臂衬套相连,摆臂上下运动来减弱路面和发动机对驾驶室的激励,此种结构悬置的金属与金属直接摩擦,易产生异响,同时通过摆臂扭转稳定杆,对稳定杆焊接总成性能要求高,隔振性能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全浮驾驶室前悬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全浮驾驶室前悬置,包括右上支架、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螺栓、固定座、左上支架、翻转衬套、挡圈、摆臂衬套,翻转衬套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右上支架及左上支架中,对称的翻转衬套分别套在稳定杆的两端,摆臂衬套内孔与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销轴过渡配合,右上支架、左上支架通过螺栓和车身横、纵梁固定连接,摆臂衬套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摆臂中,挡圈配合在摆臂衬套两端,摆臂衬套、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挡圈通过螺栓和固定座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实现了驾驶室和车架的柔性连接,具备生产周期短和提前上市的特点,同时采用金属与橡胶可相互运动的翻转衬套作为弹性元件,相对于金属与橡胶硫化一体的衬套,规避了金属与金属的相互摩擦,同时有效减弱驾驶室的振动,同时相较于其他前悬置该悬置采用固定摆臂衬套,前悬翻转衬套和空气弹簧上端一起运动的方式,动态振幅较大,稳定杆杆体受扭力较小,有效提升了整车的隔振性和规避了摆臂衬套与螺栓之间的摩擦,降低售后故障率。此外,摆臂衬套内套为铝合金材料结构,可以直接通过螺栓与固定座连接在一起,同时铝合金材料结构较金属结构重量轻,对悬置的轻量化也有增益。最后摆臂衬套外侧有聚氨酯挡圈,可以起到轴向减震和侧向限位,有效防止了内套轴向脱出、橡胶撕裂,增强了前悬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E-E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全浮驾驶室前悬置,包括右上支架1、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2、螺栓3、固定座4、左上支架5、翻转衬套6、挡圈7、摆臂衬套8,翻转衬套6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右上支架1及左上支架5中,对称的翻转衬套6分别套在稳定杆的两端,摆臂衬套4内孔与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2销轴过渡配合,右上支架1、左上支架5通过螺栓和车身横、纵梁固定连接,摆臂衬套8通过过盈配合装配在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2摆臂中,挡圈7配合在摆臂衬套8两端,摆臂衬套8、前悬稳定杆焊接总成2、挡圈7通过螺栓3和固定座4连接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美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美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27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