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舱下护板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14906.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杰;吕甲甲;王满祥;何富军;黄伦路;钟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2 | 分类号: | B62D35/02;B60R13/08 |
代理公司: | 32307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齐棠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护板 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 主体表面 底盘 平行 汽车长度方向 汽车工程领域 安装方便 侧翼结构 车身方向 电动汽车 对称设置 气流冲击 气流导向 汽车底板 汽车前舱 前端设置 续航里程 导流孔 排水孔 平整化 下表面 风阻 前舱 整车 机舱 积水 零部件 | ||
1.一种汽车前舱下护板,其特征在于,定义汽车头部方向为前方,汽车尾部方向为后方,汽车前舱下护板包括相互连接前下护板和后下护板;
所述前下护板前端设置为向车身方向倾斜的第一平面,后端设置为平行汽车底板的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过渡结构;所述第一平面前端连接于前保险杠,第一平面沿汽车长度方向的侧边连接于前轮胎护板;所述第二平面前端连接于第一平面后端,第二平面中部连接于底盘副车架,第二平面后端连接于后下护板;所述第二平面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孔;
所述后下护板包括平行于电池包下表面的主体和对称设置在主体沿汽车长度方向两侧的侧翼结构;所述主体前端连接于前下护板,主体中部连接于底盘副车架,主体后端连接于电池包,主体表面设置有第二排水孔和导流孔;所述侧翼结构与车身裙边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舱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护板的第二平面上设置有平行于汽车长度方向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延伸至第一平面;所述后下护板的主体表面上设置有平行于汽车长度方向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与前下护板表面连接处以及第二加强筋的两端与主体表面连接处均采用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舱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向远离汽车前舱方向凹陷,定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向远离汽车前舱方向凹陷的深度为H,H<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舱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护板表面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主体表面等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舱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设置在第一加强筋后端,第二排水孔设置在第二加强筋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舱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设置在主体后方,导流孔靠近汽车前舱方向设置有一侧开口的盖状结构,所述盖状结构的开口朝向前下护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舱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状结构的沿垂直主体方向的投影完全遮挡导流孔。
8.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前舱下护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49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升阻比定风翼
- 下一篇:汽车备胎升降器自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