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41201.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0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栾会磊;张峰;张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邢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梁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电池安装板 加热器总成 电池箱体 电池箱 商用车 电瓶 箱式框架结构 侧向通风口 加热器箱体 螺栓安装孔 热空气流动 通风口 底部框架 技术意义 受热均匀 箱体骨架 占用空间 专用风道 出风口 中空管 蒙皮 两翼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和加热器总成,所述电池箱体包括骨架、蒙皮;加热器总成包括加热器箱体和加热器;所述骨架为箱式框架结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电池安装板;所述骨架的底部框架中,至少一边的管梁为与加热器出风口相通的中空管;所述管梁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所述电池安装板截面为底部向下的π形,底面上设有螺栓安装孔,两翼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侧向通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新的结构设计,使管梁既可作为组成箱体骨架结构的基体,又可做为热空气流动管道,设计合理,既使电瓶受热均匀,又省去了专用风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增加成本和占用空间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技术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所使用的电池(或称电瓶)均为铅酸蓄电池,而铅酸蓄电池因为其中的液体材料,其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环境下,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粘度增大,电阻增大,电化学反应阻力增加,一部分硫酸铅不能正常转化,导致蓄电池容量减少,进而使车辆启动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启动。
同时,在低温条件下,车辆部件润滑较差、负载较大,反而需要较大的启动和初始运行动力,因此对铅酸蓄电池的放电能力要求更高。当铅酸蓄电池过量放电时,电解液浓度降低,会导致电池结冰,引起电池电极板胀裂,电池外壳鼓包,产生不可修复的损害,极大地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由于铅酸蓄电池对低温的承受能力弱于车辆其他部件,因此成为整车环境适应性的“短板”。
当车辆在低温环境下静置时,车辆电池(或称电瓶)会受环境温度影响,最终降至接近环境温度的低温。为了使车辆电池的运行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使电池的性能得到保证,就需要为电池提供加热的装置。
目前已经出现为电池加热的电池箱装置,但均需要在电池箱内设置单独的风道,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增加成本,还占用电池箱内空间。
因此,设计一种为车辆电池加热的装置,改进上述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为电池加热的电池箱装置均需要在电池箱内设置单独的风道,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增加成本,还占用电池箱内空间;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通过独特设计的送风系统,为车辆电池提供更好的加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和加热器总成,所述电池箱体包括骨架、蒙皮;加热器总成包括加热器箱体和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箱式框架结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电池安装板;
所述骨架的底部框架中,至少一边的管梁为与加热器出风口相通的中空管;所述管梁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
所述电池安装板截面为底部向下的π形,底面上设有螺栓安装孔,两翼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侧向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蒙皮包括顶盖、底板和侧板;与加热器箱体相邻的侧板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内板带有折边,与骨架和外板共同围成封闭的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外板上设有与加热器出风口连接的热风入口;本侧管梁所述通风口包括在上表面的进风口和内侧面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进风腔内。
优选的,所述骨架的底部框架中,左、下、右三边管梁均为内部贯通一体的中空管且均在内侧面设有出风口;所述管梁为矩形管,连接部位以45°切角焊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安装板两端固定在框架上,底面低于管梁的出风口;每个电池安装板对应至少一个管梁出风口;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用于固定电池位置的电池压紧装置,所述电池压紧装置包括压住电池的至少一个压条和用于固定住压条的双头螺栓。
优选的,在所述进风腔以外的外板上设有热风出口;所述内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通风口为长圆形;一侧所述蒙皮为可打开的前开门;所述蒙皮设有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1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窝型储能蓄电池拼接机械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池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