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动机驱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52251.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4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帮清;唐洪伟;雎成;何彦林;张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野马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5/02 | 分类号: | F02N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盘 调节装置 内环 新型发动机 安装装置 加强板 螺栓孔 焊接 本实用新型 一体式结构 固定板 体表面 体侧面 预留孔 拆卸 齿圈 滑槽 减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动机驱动盘,包括驱动盘体,所述驱动盘体外侧焊接有驱动盘齿圈,所述驱动盘体还包括调节装置与安装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驱动盘体侧面,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盘加强板,所述驱动盘加强板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所述外环与内环,所述外环与内环之间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外环内侧与内环内侧开设有一体式结构的滑槽;通过在驱动盘主体内侧设计的调节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螺栓孔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表面因预留孔与螺栓孔的位置出现偏差,而无法将驱动盘主体进行稳定安装,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安装困难,通过在驱动盘体表面设计的安装装置,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减重块进行安装或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驱动盘。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自动变速箱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飞轮盘和离合器组件协同进行动力传输,已不适应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的连接,随着自动变速箱中使用液力变矩器的成熟,带来内燃机与变速箱连接的革命,在传统飞轮基础上演变出的驱动盘正逐渐被广泛使用,驱动盘与起动机配合,先期进行发动机的启动;然后驱动盘承接曲轴后端传递过来的较大扭矩,再传给液力变矩器的输入端涡轮壳体,驱动盘具有动力动力传递平稳、冲击缓冲性能高、扭矩大等特点。
然而现有的发动机驱动盘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发动机驱动盘在使用时,由于需要将驱动盘加强板、驱动盘体、驱动盘垫片与发动机曲轴后端进行螺栓连接,当其中任意一部件的预留孔位置出现偏差时,则会导致驱动盘加强板、驱动盘体、驱动盘垫片与发动机曲轴后端无法稳定连接,不仅会给安装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同时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发动机驱动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驱动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发动机驱动盘在使用时,由于需要将驱动盘加强板、驱动盘体、驱动盘垫片与发动机曲轴后端进行螺栓连接,当其中任意一部件的预留孔位置出现偏差时,则会导致驱动盘加强板、驱动盘体、驱动盘垫片与发动机曲轴后端无法稳定连接,不仅会给安装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同时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发动机驱动盘,包括驱动盘体,所述驱动盘体外侧焊接有驱动盘齿圈,所述驱动盘体还包括调节装置与安装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驱动盘体侧面,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盘加强板,所述驱动盘加强板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所述外环与内环,所述外环与内环之间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外环内侧与内环内侧开设有一体式结构的滑槽,所述滑槽顶部相对于内环外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外环与内环之间通过卡合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表面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两侧相对于活动块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块一侧通过卡合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端相对于活动块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限位块表面焊接有连接块,所述活动块两侧焊接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装置设置在驱动盘体表面,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减重块与减重孔,所述减重块表面通过卡合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一端相对于减重块内部焊接有收卷轴,所述收卷轴表面固定有连接绳索,且所述连接绳索背离收卷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柱,所述连接板背离限位柱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框,且所述固定框表面开设有一体式结构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且所述限位槽等距离排列在内环外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呈对称方式设置在活动块一侧两端边缘处,且所述限位块可完全收入活动块内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盘主体包括驱动盘体、驱动盘加强板、驱动盘齿圈与驱动盘垫片,且所述调节装置分别处于驱动盘加强板、驱动盘体与驱动盘垫片表面。
优选的,所述减重孔内部两侧开设有与限位柱位置相互对应且适配的固定槽,且所述减重孔呈环形阵列排列在驱动盘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野马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绵阳野马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52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电控EUI喷油器测试仪驱动装置
- 下一篇:输出可控的水轮机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