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型的手动换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3159.7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3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祝凯方;王子亮;蒋信;梅雨;谢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313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挡 球座 本实用新型 车型 弹性卡圈 底座组件 回位弹簧 手动换挡 限位垫 选档杆 挡片 扭簧 密封圈 换挡操纵机构 变速杆手柄 操纵杆手柄 密封圈密封 回位结构 减震垫座 双向行程 条件要求 自攻螺钉 提拉杆 提位杆 自攻钉 横板 空档 球结 选档 压盖 轴套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型的手动换挡机构,其结构包括底座组件、扭簧、挡片、弹性卡圈、轴套、减震垫座、选档杆、回位弹簧、提位杆、倒挡限位垫、上安装球座、下安装球座、密封圈、自攻螺钉、压盖、横板和球结,本实用新型一种车型的手动换挡机构,通过底座组件与汽车进行固定,通过扭簧、挡片和弹性卡圈组成选档的回位结构,使机构可稳定地定位于空档,通过回位弹簧、提拉杆和倒挡限位垫构成倒挡结构,并通过自攻钉在上、下安装球座上固定选档杆,中间采用密封圈密封,解决了现有的一些车型无法实现满足换挡操纵机构结构设计的条件要求,造成变速杆手柄的工作位置与要求不符和操纵杆手柄的双向行程不在合理范围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型的手动换挡机构,属于手动换挡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代步工具,发动机动力可通过换挡操纵机构改变传动比传递到驱动桥,以调节或改变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实现车辆加速、减速或倒车行驶,其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同时也关系到行车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动换挡机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的一些车型无法实现满足换挡操纵机构结构设计的条件要求,造成变速杆手柄的工作位置与要求不符和操纵杆手柄的双向行程不在合理范围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型的手动换挡机构,以解决现有的一些车型无法实现满足换挡操纵机构结构设计的条件要求,造成变速杆手柄的工作位置与要求不符和操纵杆手柄的双向行程不在合理范围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型的手动换挡机构,包括底座组件、扭簧、挡片、弹性卡圈、轴套、减震垫座、选档杆、回位弹簧、提位杆、倒挡限位垫、上安装球座、下安装球座、密封圈、自攻螺钉、压盖、横板和球结,所述底座组件前端面顶部中端设置有扭簧并且与扭簧嵌入配合,所述弹性卡圈前后两端插接有挡片,所述扭簧右端与弹性卡圈嵌入配合,所述底座组件前部右端焊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底部插接有减震垫座,所述扭簧后端设置有选档杆,所述选档杆外侧设置有提位杆,所述提位杆顶部焊接有回位弹簧,所述提位杆内侧底部与倒挡限位垫进行插接,所述选档杆底部分别与上安装球座下端面和下安装球座上端面滑动连接,所述上安装球座和下安装球座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自攻螺钉底部穿过压盖与上安装球座和下安装球座螺栓连接,所述横板右端与选档杆进行焊接,所述横板左端焊接有球结。
进一步地,所述自攻螺钉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大小和机构均一致,对上安装球座和下安装球座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的体积小,并且与车型设计匹配,有效的避免了与周围零部件的干涉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选档杆底部为球状,并且球状的外侧大小与上安装球座和下安装球座内侧大小一致,对选档杆进行固定并且提供换挡滑动使用的条件支持。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和减震垫座的数量均设置有两个以上,使底座组件用螺栓穿过轴套固定在汽车的仪表台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型的手动换挡机构,通过底座组件与汽车进行固定,通过扭簧、挡片和弹性卡圈组成选档的回位结构,使机构可稳定地定位于空档,通过回位弹簧、提拉杆和倒挡限位垫构成倒挡结构,并通过自攻钉在上、下安装球座上固定选档杆,中间采用密封圈密封,解决了现有的一些车型无法实现满足换挡操纵机构结构设计的条件要求,造成变速杆手柄的工作位置与要求不符和操纵杆手柄的双向行程不在合理范围内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3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重载齿轮箱
- 下一篇:一种汽车操纵手柄皮套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