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压缩机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3717.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1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刚;黄玉堂;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B23K3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圈筒 蒸汽压缩机 后侧板 筋板 焊接 涡流通道 蜗壳板 变径管 前侧板 本实用新型 筋板连接 制造周期 逐渐增大 出气口 支撑筋 外部 排出 蒸汽 连通 出口 铸造 市场竞争 制造 | ||
1.一种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板组、前侧板、蜗壳板、内圈筒、环形筋组、出口异型变径管组及支撑筋组;
所述蜗壳板位于所述后侧板组与所述前侧板之间,所述蜗壳板分别与所述后侧板组和所述前侧板焊接,所述内圈筒位于所述前侧板的变高度螺旋内圈并与所述前侧板焊接,所述内圈筒、所述后侧板组、所述前侧板及所述蜗壳板形成涡流通道,所述环形筋组包括多个环形筋,所述环形筋包括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所述第一筋板焊接于所述后侧板组和所述蜗壳板的外部,所述第二筋板与所述第一筋板连接,所述第二筋板焊接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内圈筒的外部,所述第二筋板的宽度沿所述内圈筒的径向由所述蜗壳板朝向所述内圈筒逐渐增大,所述出口异型变径管组分别与所述蜗壳板、所述后侧板组及所述前侧板连接,所述出口异型变径管组与所述涡流通道连通,所述内圈筒与所述后侧板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撑筋组焊接于所述后侧板组与所述内圈筒之间,蒸汽能够经所述间隙进入所述涡流通道并经所述出口异型变径管组的出气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异型变径管组包括天圆地方变径管和出口法兰,所述天圆地方变径管与所述涡流通道连通,所述出口法兰焊接于所述天圆地方变径管的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圆地方变径管包括方形流道端和变径圆形出口端,所述方形流道端与所述涡流通道连通,所述变径圆形出口端与所述出口法兰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组包括多个圆柱支撑筋,多个所述圆柱支撑筋环绕所述后侧板组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后侧板组的靠近所述内圈筒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支撑筋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圆柱支撑筋沿所述后侧板组的圆周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为L字形结构,所述第一筋板用于支撑所述蜗壳板与所述后侧板组,所述第二筋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筋板与所述第一筋板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压缩机机壳还包括多个吊耳,多个所述吊耳环绕所述蜗壳板的周向分布,所述吊耳垂直设置于所述环形筋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包括多个拼接板,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板焊接,相邻的两个拼接板的拼接位位于所述环形筋的宽度的中心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组包括环形板和后侧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外圆中心位置设置有多个塞焊孔,所述环形板与所述后侧板通过所述环形板的内外圆环形焊缝和所述塞焊孔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压缩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焊孔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塞焊孔沿所述环形板的周向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37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割泵泵体
- 下一篇:双吸泵吸入室及双吸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