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器件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9231.7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0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江;王凯;饶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H04R19/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陈巍巍 |
地址: | 新加坡卡文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器件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电轨迹的基板、与所述基板组装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一壳体、罩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周的第二壳体、以及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并与所述基板导电连接的电子器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具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物理固定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至少其中之一的材质为金属。双层外壳的保护,使得封装结构抗外力能力更强,收外力作用后产品性能影响越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MEMS芯片与集成电路芯片的电子器件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器件目前在移动通信系统、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电子产品在性能不断优化的同时体积也更偏重于小型化,这使得电子产品内部的多个电子器件之间电磁干扰越来越强,尤其是集成电路受到天线的辐射信号干扰较强,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性能。因此,需要改善电子器件的封装问题,从而提高电子器件抗电子干扰的性能,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电磁屏蔽外壳来实现对干扰的屏蔽,主要通过改进屏蔽外壳的材质来提高屏蔽性能,例如专利CN203788636U中,在传统屏蔽外壳的基础上增加了碳基覆盖层,从而改善屏蔽性能,然而,这种改进对提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提高作用不大,不能满足当前电子器件抗干扰性能。且随着现代电子产品对信号传输与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处理信号频率提升,所处工作环境愈发恶劣。传统封装结构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以及对EMC性能要求提升的需求。在上述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型封装结构,以满足现在麦克风对高抗电磁干扰性能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提高电磁屏蔽性能的封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器件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电轨迹的基板、与所述基板组装形成容纳空间的第一壳体、罩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周的第二壳体、以及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并与所述基板导电连接的电子器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具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物理固定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至少其中之一的材质为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至少其中之一与所述基板导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的材质为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材质为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为胶粘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胶粘固定结构包括多个间隔的胶粘点。
进一步的,所述胶粘固定结构为连续的胶粘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容纳腔不连通;或者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基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或者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基板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基板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与外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所使用的材质包括环氧胶和导电胶。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器件包括MEMS芯片和集成电路芯片。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与传统封装结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双层外壳的保护,使封装结构抗外力能力更强,受外力作用后产品性能影响越小。
(2)塑料壳体与金属壳体的搭配、容纳空间与容纳腔之间的连通关系,使封装结构具有良好的绝热绝缘作用,可以有效抑制部分热源与芯片耦合引起的电磁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9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输小车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天气感应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