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碳用钢板和渗碳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4202.X | 申请日: | 2018-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匹田和夫;户田由梨;桥本元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4;C22C38/32;C22C38/28;C22C38/22;C22C38/12;C22C38/08;C22C38/16;C22C38/10;C22C38/38;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物 钢板 渗碳 个数比率 铁素体晶粒 平均晶粒 长宽比 成型性 铁素体 制造 | ||
1.一种渗碳用钢板,其以质量%计含有
C:0.02%以上且小于0.30%、
Si:0.005%以上且0.5%以下、
Mn:0.01%以上且3.0%以下、
P:0.1%以下、
S:0.1%以下、
sol.Al:0.0002%以上且3.0%以下、
N:0.0001以上且0.035%以下,
余量为Fe和杂质,
所述渗碳用钢板的铁素体的平均晶粒直径小于10μm,
碳化物的平均圆当量直径为5.0μm以下,
长宽比为2.0以下的碳化物的个数比率相对于全部碳化物为80%以上,
在铁素体晶粒内存在的碳化物的个数比率相对于全部碳化物为60%以上,
从钢板的最表面至沿深度方向距该钢板的最表面的距离为50μm的位置为止的区域中的平均氮浓度为0.040质量%以上且0.200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用钢板,其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
Cr:0.005%以上且3.0%以下、
Mo:0.005%以上且1.0%以下、
Ni:0.010%以上且3.0%以下、
Cu:0.001%以上且2.0%以下、
Co:0.001%以上且2.0%以下、
Nb:0.010%以上且0.150%以下、
Ti:0.010%以上且0.150%以下、
V:0.0005%以上且1.0%以下、
B:0.0005%以上且0.01%以下
中的1种或2种以上来代替余量Fe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渗碳用钢板,其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
W:1.0%以下、
Ca:0.01%以下
中的至少任一者来代替余量Fe的一部分。
4.一种渗碳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渗碳用钢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热轧工序,将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组成的钢材加热,在800℃以上且小于920℃的温度区域使热精轧结束,以700℃以下的温度进行卷取;和,
退火工序,在将氮气浓度控制为以体积分数计为25%以上的气氛中,将通过所述热轧工序得到的钢板、或在所述热轧工序后实施冷轧的钢板以5℃/小时以上且100℃/小时以下的平均加热速度加热至以下述式(1)定义的Ac1点以下的温度区域,在该Ac1点以下的温度区域实施保持10小时以上且100小时以下的退火处理,然后实施将从退火结束时的温度起至550℃为止的温度区域中的平均冷却速度设为5℃/小时以上且100℃/小时以下的冷却,
所述热轧工序中,在从所述热精轧结束时起的1秒以内开始平均冷却速度超过50℃/秒的冷却,
将所述退火处理后的铁素体的平均粒径控制为小于10μm,
此处,下述式(1)中,[X]的表述表示元素X的含量,单位:质量%,在不含相应元素的情况下代入零,
Ac1=750.8-26.6[C]+17.6[Si]-11.6[Mn]-22.9[Cu]-23[Ni]+24.1[Cr]
+22.5[Mo]-39.7[V]-5.7[Ti]+232.4[Nb]-169.4[Al]-894.7[B]
···式(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渗碳用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用于得到供至所述热轧工序的所述钢材的连续铸造工序中,实施规定的夹杂物的生成或规定元素的中心偏析降低处理中的至少任一者的钢材健全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42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线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