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倍半硅氧烷被覆硅纳米粒子或其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锂离子电池用负极以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6431.5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高野义人;木崎哲朗;山田浩纲;近藤正一;高桥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3/113 | 分类号: | C01B33/113;C01B33/02;H01M4/36;H01M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晓霞;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大手町二丁***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纳米粒子 聚倍半硅氧烷 锂离子电池用 烧结体 透射电子显微镜 负极活性物质 锂离子电池 化学键结 平均粒径 体积基准 负极 粒径 粒子 观察 制造 | ||
本发明为一种聚倍半硅氧烷被覆硅纳米粒子或其烧结体,其包含硅纳米粒子及聚倍半硅氧烷,且具有Si‑H键,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所观察到的所述聚倍半硅氧烷的厚度为1nm以上且30nm以下,所述硅纳米粒子的体积基准平均粒径超过10nm且未满500nm,并且不含粒径为1000nm以上的粒子,所述聚倍半硅氧烷被覆所述硅纳米粒子,并化学键结在所述硅纳米粒子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硅纳米粒子表面与氢聚倍半硅氧烷之间具有化学键的聚倍半硅氧烷被覆硅纳米粒子烧结体、包含所述聚倍半硅氧烷被覆硅纳米粒子烧结体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包括所述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的快速发展及小型化技术的发达,各种便携式的设备正在普及。而且,作为这些便携式的设备的电源,就经济性、设备的小型化及轻量化的观点而言,强烈要求开发高容量及寿命特性优异的二次电池。
作为此种小型、轻量的高容量的二次电池,目前,摇椅(rocking chair)式的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不断推进并经实用化而得到一般化使用,所述摇椅式的锂离子电池将自层间释放锂离子的锂嵌入化合物(lithium intercalation compound)用作正极物质,将可在充放电时将锂离子吸留、释放(嵌入)至结晶面间的层间的、以石墨等为代表的碳质材料用作负极物质。
将锂化合物用作负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及高能量密度,其中,锂金属因富足的电池容量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在初期成为多数的研究对象。但,在将锂金属用作负极的情况下,在充电时会在负极锂表面析出大量的树枝状锂,因此充放电效率降低,另外,存在树枝状锂成长而与正极发生短路的情况。另外,锂金属自身不稳定而具有高反应性,对热或冲击敏感,因此,使用锂金属的负极的商用化仍存在问题。
因此,作为代替锂金属的负极活性物质,开始使用吸留、释放锂的碳系负极(专利文献1)。
碳系负极解决锂金属所具有的各种问题而大大有助于锂离子电子的普及。但,随着各种便携式设备逐渐小型化、轻量化及高性能化,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化作为重要的问题而浮现出来。
使用碳系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因碳的多孔性结构而本质上具有低电池容量。例如,作为所使用的碳,即便在结晶性最高的石墨的情况下,当为LiC6的组成时,理论容量为372mAh/g左右。与锂金属的理论容量为3860mAh/g相比,其仅不过为10%左右。基于此种状况,尽管具有如上所述的问题,仍再次积极地尝试进行将锂之类的金属导入至负极来提高电池的容量的研究。
作为代表性者,正在研究将以Si、Sn、Al之类的可与锂合金化的金属为主成分的材料用作负极活性物质。但,Si、Sn之类的可与锂合金化的物质在进行与锂的合金化反应时会发生体积膨胀,伴随于此,金属材料粒子微粉化,因此存在金属材料粒子间的接触减少而在电极内产生电性孤立的活性物质的情况。进而抱有以下问题:金属材料粒子自电极脱离而发生内部电阻的增加及电容的降低,结果使循环特性降低,另外,使比表面积扩大所引起的电解质分解反应加重等。
为了解决使用所述金属材料所引起的问题,正在推进将与金属相比体积膨胀率相对低的金属氧化物用作负极活性物质的材料的研究。
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将包含硅与氧且氧相对于硅的比为0~2的硅氧化物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另外,专利文献3中提出有如下方法:使用氢聚倍半硅氧烷的烧结体作为包含含有纳米气孔结构的非晶质硅氧化物的硅氧化物系负极活性物质。
进而,专利文献4中提出有如下硅氧化物:通过制作配置有包含硅的芯与形成于芯表面的硅纳米粒子的结构体,而在充放电时弥补体积膨胀率的缺点,能够容易地调节硅与氧的比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捷恩智株式会社;捷恩智石油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配物与其制造方法、及氢供给方法
- 下一篇:沸石SSZ-31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