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描天线和扫描天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6489.X | 申请日: | 201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大类贵俊;大竹忠;中村涉;箕浦洁;纪藤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3/34 | 分类号: | H01Q3/34;G02F1/13;G02F1/1333;G02F1/1343;H01L29/786;H01Q3/44;H01Q13/22;H01Q21/06;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张艳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天线 制造 方法 | ||
扫描天线(1000)具有:TFT基板(101),其具有支撑于第1电介质基板(1)的多个TFT、以及多个贴片电极(15);缝隙基板(201C),其具有支撑于第2电介质基板(51)的缝隙电极(55);液晶层,其设置在TFT基板与缝隙基板之间;以及反射导电板(65),其以隔着电介质层与上述第2电介质基板相对的方式配置。缝隙电极(55)具有与多个贴片电极(15)对应地配置的多个缝隙(57),贴片电极(15)连接到对应的TFT的漏极,缝隙电极(55)具有Cu层(55MC、55MD)、以及下侧金属层(55LC、55LD)和/或上侧金属层(55UD),下侧金属层和/或上侧金属层使Cu层具有的拉伸应力减小约一半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天线,特别是涉及天线单位(有时也称为“元件天线”。)具有液晶电容的扫描天线(有时也称为“液晶阵列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体通信或卫星广播用天线需要能改变波束的方向(被称为“波束扫描”或者“波束定向(beam steering)”。)的功能。作为具有这种功能的天线(以下称为“扫描天线(scanned antenna)”。),已知具备天线单位的相控阵列天线。但是,现有的相控阵列天线的价格高,这成为向消费品普及的障碍。特别是,当天线单位的数量增加时,成本会显著上升。
因此,已提出利用了液晶材料(包括向列液晶、高分子分散液晶)的大的介电各向异性(双折射率)的扫描天线(专利文献1~5和非专利文献1)。液晶材料的介电常数具有频率分散性,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微波的频带中的介电常数(有时也称为“相对于微波的介电常数”。)特别标记为“介电常数M(εM)”。
在专利文献3和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利用液晶显示装置(以下称为“LCD”。)的技术能得到价格低的扫描天线。
专利文献1:特开2007-1165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2950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表2009-538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表2013-539949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5/126550号
非专利文献1:R.A.Stevenson et al.,“Rethink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Advanced Antenna Design using LCD Technology”,SID 2015DIGEST,pp.827-830.
非专利文献2:M.ANDO et al.,“A Radial Line Slot Antenna for 12GHzSatellite TV Reception”,IEEE Transactions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Vol.AP-33,No.12,pp.1347-1353(1985)。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虽然已知通过应用LCD技术来实现价格低的扫描天线这样的想法,但是没有具体地记载了利用LCD技术的扫描天线的结构、其制造方法以及其驱动方法的文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利用现有的LCD的制造技术批量生产的扫描天线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