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新靶向病毒或VLP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9156.2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2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J·格鲁贝尔;S·施奈德;E·埃克曼-费尔克尔;A·莫斯布勒希;A·施托伊尔纳格尔;D·韦格纳;J·普拉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有限公司(DPZ)-莱布尼兹灵长类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47/68 |
代理公司: | 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健<国际申请>=PCT/EP2018/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瘤病毒 靶向分子 病毒样颗粒 糖基残基 细胞结合 糖基化 组合物用作药物 分子相互作用 分子缀合 携带 试剂盒 病毒 | ||
1.一种产生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病毒样颗粒(VLP)的方法,所述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病毒样颗粒(VLP)在其表面上携带至少一种与感兴趣的细胞结合的靶向分子,所述方法包括使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VLP与以下接触的步骤:
(i)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其中用至少一种被所述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VLP识别的糖基残基使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糖基化;或
(ii)第一相互作用分子,其中用至少一种被所述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VLP识别的糖基残基使所述第一相互作用分子糖基化;以及
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与能够与所述第一相互作用分子相互作用的第二相互作用分子缀合。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瘤病毒是人多瘤JC病毒或其中所述VLP衍生自人多瘤JC病毒。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VLP包含人多瘤JC病毒的衣壳蛋白VP1。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糖基残基选自乳糖四糖c(LSTc)、GM1、asialo-GM1、GM2、GD1a、GD1b、GD2、GT1a、GT1b、GM3、GD3和GQ1b。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选自蛋白质、肽或碳水化合物。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是选自抗体、转铁蛋白、表皮生长因子(EGF)家族成员、细胞因子、部分病毒糖蛋白、CD9、CD63、var2csa、胰岛素或GABA配体的蛋白质。
7.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是选自P物质、阿片样物质或细胞穿透肽的肽。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相互作用分子是抗生物素蛋白和生物素、链霉抗生物素蛋白和生物素、或NeutrAvidin和生物素。
9.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或VLP还在病毒或VLP内包含一种或多种货物分子。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或VLP还在病毒或VLP表面上包含额外的异源分子。
11.一种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病毒样颗粒(VLP),其中所述病毒或VLP在其表面上携带至少一种与感兴趣的细胞结合的靶向分子,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已通过以下方式结合至所述病毒或VLP表面:
(i)用至少一种糖基残基使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糖基化,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糖基残基被所述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VLP识别并结合;或
(ii)至少两种相互作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用至少一种糖基残基使第一相互作用分子糖基化,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糖基残基被所述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VLP识别并结合;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种靶向分子与能够与所述第一相互作用分子相互作用的第二相互作用分子缀合。
12.权利要求11的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VLP,其中所述病毒或VLP是通过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方法获得或可获得的。
13.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1或12的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VLP。
14.权利要求11或12的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VLP或权利要求13的组合物,其用作药物。
15.一种试剂盒,其包含权利要求11或12的多瘤病毒或多瘤病毒衍生的病毒样颗粒(VLP)或权利要求13的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有限公司(DPZ)-莱布尼兹灵长类动物研究所,未经德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有限公司(DPZ)-莱布尼兹灵长类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91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