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生片制造用脱模薄膜和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3226.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2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中谷充晴;柴田悠介;山本雄一郎;森宪一;重野健斗;松尾有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8B1/30 | 分类号: | B28B1/30;B05D5/00;B05D7/00;B05D7/24;B32B27/00;B32B27/20;B32B27/36;C08J7/04;C08L67/00;H01G4/12;H01G4/30;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制造 脱模 薄膜 方法 | ||
[课题]提供:至少包含粘结剂树脂和硅酮系树脂作为陶瓷生片制造用脱模薄膜的脱模层、抑制上述成分干燥时的聚集所导致的表面粗糙度的恶化、具有高的平滑性、且剥离性优异的脱模薄膜和该脱模薄膜的制造方法。[解决方案]一种陶瓷生片制造用脱模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以聚酯薄膜为基材,前述基材在至少单面具有实质上不含有颗粒的表面层A,在至少单面的表面层A的表面上直接层叠膜厚为0.2μm以下的脱模层、或借助其他层层叠膜厚为0.2μm以下的脱模层,脱模层中含有粘结剂成分和硅酮系脱模剂,脱模层表面的最大突起高度(P)为50nm以下,且算术平均粗糙度(Sa)为1.5n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片制造用脱模薄膜,详细而言,涉及:能制造抑制了超薄层的陶瓷生片制造时针孔和厚度不均所导致的工序不良的发生者的、超薄层的陶瓷生片制造用脱模薄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层层叠陶瓷电容器(简称MLCC)的小型化·大容量化,要求陶瓷生片的薄膜化。多层层叠陶瓷电容器可以如下制造:在脱模薄膜上涂覆含有钛酸钡等陶瓷成分和粘结剂树脂的浆料并干燥而成型为陶瓷生片,在所得陶瓷生片上印刷电极后,从脱模薄膜剥离,将陶瓷生片层叠、加压,并脱脂·焙烧后,涂布外部电极,从而制造。
为了使MLCC小型且大容量化,需要使陶瓷生片薄膜化,其膜厚成为1.0μm以下,进一步0.6μm以下的薄膜,进一步的薄膜化也推进。然而,逐渐使陶瓷生片薄膜化时,存在由于脱模薄膜上的极微小的突起、从脱模薄膜剥离时的力而变得容易产生针孔、裂纹等坏点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些课题,作为陶瓷生片的成型中使用的脱模薄膜,提出了一种薄膜,其在聚酯薄膜上设有脱模层,并使脱模层表面高平滑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聚酯薄膜的表面上设置平滑化层,之后在平滑化层上设置脱模层。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以0.3μm以上的膜厚形成由(甲基)丙烯酸酯和硅酮系成分形成的脱模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可以使脱模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8nm以下且最大突起高度Rp为50nm以下。
然而,专利文献1和2中存在如下课题:由于层叠在聚酯薄膜上的树脂层(脱模层和平滑化层)的厚度较厚,因此,固化耗费时间,使用的有机溶剂量也增加,因此,环境负荷大等。而且,脱模层的膜厚较厚,因此,所得脱模薄膜的卷曲等有时也成为课题。
另外,作为陶瓷生片成型用脱模薄膜的脱模层,还提出了以下的方案。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脱模层中不含硅酮的无硅酮系的脱模层。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将硅酮树脂作为脱模层的薄膜。然而,如专利文献3那样,存在为无硅酮系的脱模层时,将陶瓷生片剥离时的剥离力变大,薄膜化后的陶瓷生片中受到损伤的课题。另外,专利文献4那样的硅酮系树脂的脱模层中,将陶瓷生片剥离时的剥离力变小,但通常硅酮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室温以下,因此,弹性模量低,剥离时脱模层发生变形,因此,存在剥离力变得不稳定的课题。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含有三聚氰胺树脂和聚有机硅氧烷的脱模层。提出了如下方案:主要含有三聚氰胺树脂作为脱模层的粘结剂,且添加硅酮系树脂作为脱模成分,从而提高脱模层的弹性模量,兼顾变形性与剥离性。
然而,为含有粘结剂树脂和硅酮系树脂的脱模层时,粘结剂树脂和硅酮系树脂对有机溶剂的溶解性、溶解液的表面张力有较大不同,因此,存在干燥时相容性变差,各树脂聚集而成为突起,使脱模层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恶化的课题。成型为厚度1.0μm以下,进一步0.6μm以下的陶瓷生片的情况下,即使为这些微小的表面粗糙度的恶化,也产生针孔等,所得层叠陶瓷电容器的不良率会恶化,因此,要求进一步的平滑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70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145864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44046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3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涂层
- 下一篇:用于生产塑料鞋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