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字头轴承和十字头以及构架、十字头式内燃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4645.7 | 申请日: | 201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永嶋启浩;江户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9/04 | 分类号: | F16C9/04;F02B75/32;F02F1/00;F02F7/00;F16C17/02;F16C3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主体 十字头式内燃机 十字头轴承 连通孔 内表面 倾斜槽 十字头 轴承面 构架 半圆筒形状 两端部 倾斜部 中心部 从轴 连通 贯通 | ||
在十字头轴承和十字头以及构架、十字头式内燃机中,设置有:轴承主体(71),该轴承主体(71)呈半圆筒形状;轴承面(72),该轴承面(72)设置于轴承主体(71)的内表面;作为连通部的连通孔(75),该连通孔(75)在轴承主体(71)的厚度方向上贯通;以及作为倾斜部的倾斜槽(76),该倾斜槽(76)在轴承主体(71)的内表面从轴向上的两端部朝向中心部而深度变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构成柴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等内燃机的十字头式内燃机中使用的十字头轴承、具备十字头轴承的十字头、具备十字头的构架、具备该构架的十字头式内燃机。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船舶推进用的主机,有二冲程一循环的单流扫气方式的十字头式内燃机。该十字头式内燃机具备用于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的十字头轴承装置。该十字头轴承装置具备连接杆和轴瓦。连接杆的下端部与曲柄连结,在连接杆的上端部设置有呈半圆形状的支承面,轴瓦呈半圆筒形状,并设置有轴承面,该轴承面将连结有活塞杆的下端部的十字头销的外周面支承成滑动自如。
并且,连接杆在支承面沿周向设置有周向油槽。轴瓦在轴承面沿周向设置有周向油槽且设置有与周向油槽连通的多个轴向油槽,并设置有将支承面的周向油槽与轴承面的周向油槽连通的多个连通孔。因此,润滑油从设置于十字头销内的供给油路被供给至轴承面的周向油槽及轴向油槽,在十字头销与轴瓦(连接杆)相对移动时,遍布于十字头销的外周面与轴承面之间进行润滑。作为这样的十字头轴承,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十字头轴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12046号公报
上述的十字头轴承的背面侧紧贴并支承于连接杆的支承面,表面侧的轴承面滑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销的外周面。因此,在十字头式内燃机运转时,十字头轴承的轴承面从十字头销的外周面受到载荷。此时,产生于十字头轴承的轴承面的在十字头销的轴向上的油膜压力由于轴承面的变形而在轴向的端部最低,从该轴向的端部朝向中心部不断升高。因此,十字头轴承有可能损伤油膜压力最大的轴向的中心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轴承载荷导致的损伤而良好地支承十字头销的十字头轴承、十字头、构架、十字头式内燃机。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十字头轴承支承于连接杆的支承面并将十字头销的外周面支承成滑动自如,所述十字头轴承的特征在于,具备:轴承主体,该轴承主体呈半圆筒形状;轴承面,该轴承面设置于所述轴承主体的内表面;连通部,该连通部在所述轴承主体的厚度方向上贯通;以及倾斜部,该倾斜部在所述轴承主体的内表面从轴向上的两端部朝向中心部而深度变大。
因此,通过在轴承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深度从轴向上的两端部朝向中心部变大的倾斜部,从而在十字头工作时,当十字头轴承的轴承面从十字头销的外周面受到面压时,能够通过倾斜部来抑制轴向上的中心部处的局部的油膜压力上升、油膜厚度减少。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轴承载荷导致的损伤而良好地支承十字头销。
本发明的十字头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的深度从所述连接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所述轴承主体的轴向上的中心部变大。
因此,通过使倾斜部的深度从连接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轴承主体的轴向上的中心部变大,能够确保充分大的区域的倾斜部,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轴向上的中心部处的局部的油膜压力上升。
本发明的十字头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从下述的位置起朝向所述中心部设置,该位置是从所述轴承主体的轴向的端部向所述中心部侧移动了规定长度而得的位置。
因此,通过从下述的位置起设置倾斜部,该位置是从轴承主体的轴向的两端部向中心部侧移动了规定长度而得的位置,从而能够在距轴承主体的端部规定长度的区域确保始终与十字头销的外周面接触的轴承面,能够稳定地支承十字头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