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移动平台、控制端以及自主移动平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6221.4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健永;陈锦熙;黄程;陈廷忠;戴明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4/40;H04W4/80;H04W76/15;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婷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移动 平台 控制 以及 系统 | ||
公开了一种自主移动平台,通过与控制端的通信实现自主移动,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当自主移动平台位于第一通信链路范围内时,通过第一通信链路与控制端通信,第一通信装置为私有链路天空端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铱星通信模块,用于当自主移动平台位于第一通信链路范围外时,通过铱星通信链路与控制端通信。还公开了一种自主移动平台的控制端、以及包括自动移动平台和控制端的自动移动平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主移动平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主移动平台、控制端以及自主移动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行业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无人机一般在控制端的控制下进行飞行作业,无人机与控制端之间通信链路是关系到无人机飞行作业效果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制约无人机远程作业的瓶颈之一。目前的单一通信链路只能适用特定的应用场景,无法满足行业应用需求,并且还存在着通信带宽小、不能回传图像,单一频点的通信链路容易受到干扰,超出通信链路范围后容易对无人机失控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主移动平台,通过与控制端的通信实现自主移动,其中,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当所述自主移动平台位于第一通信链路范围内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与所述控制端通信,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私有链路天空端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卫星通信模块,用于当所述自主移动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范围外时,通过卫星通信链路与所述控制端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主移动平台的控制端,第一通信装置,用于当所述自主移动平台位于第一通信链路范围内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与所述自主移动平台通信,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私有链路地面端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卫星通信模块,用于当所述自主移动平台位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范围外时,通过卫星通信链路与所述自主移动平台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主移动平台系统,其中,包括:上述自主移动平台、以及上述自主移动平台的控制端。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多种通信装置使无人机与控制端之间构建了冗余的多链路通信链接,可以满足近距离、远距离的通信需求,相对于使用单一通信链路,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无人机的控制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无人机的控制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无人机的控制端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无人机的控制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主移动平台,为描述方便,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无人机为例进行说明,但该自主移动平台并不限于无人机,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可自主移动的工具平台,例如车辆、船、机器人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地理和用户情境的内容推荐和显示
- 下一篇: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