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电极、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0886.2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伊东孝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奥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26 | 分类号: | H05B33/26;H05B33/02;H05B33/10;H05B33/24;H05B33/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克鹏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用电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通过降低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来抑制外部反射、且能够任意地调整功函数、而能用于有机EL元件的阳极、阴极中的任一者的有机EL元件用电极;以及有机EL元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通过有机EL元件用电极(20)解决,所述有机EL元件用电极(20)包含:以金属或合金为主要成分的导电层(1)、设置在该导电层上的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为40%以下的黑化层(2)、和设置在该黑化层上且具有规定的功函数的由透明导电氧化物构成的功函数调整层(3),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电极的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为10%以下,薄层电阻为1Ω/sq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电极、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被用于各种领域中,特别是被用于智能手机的显示器、薄型电视机等的显示器件、照明器具等用途中。
用于使用了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照明装置的有机EL面板可根据光的提取方向的不同而大致分为顶部发光型和底部发光型这两种。
顶部发光型中,在基板上形成有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层,在其上层叠有电极和有机EL层等各层。顶部发光型是从基板的相反侧、即与TFT电路相反一侧提取光的类型。另一方面,底部发光型是从基板侧、即TFT电路以外的区域提取光的类型。
顶部发光型的有机EL元件与底部发光型的有机EL元件相比,不受TFT、布线等遮光物的制约,可以确保高的开口率,因此适合于高亮度和高清晰度化。
在顶部发光型的有机EL面板中,以往需要在面板表面设置圆偏振板来防止TFT和有机EL元件用电极的外部光反射,由于必需将几片圆偏振膜重叠故难以制作挠性的有机EL面板。
要省略圆偏振板则需要防止TFT和有机EL元件的外部光反射。可以通过黑色矩阵来防止自TFT阵列的外部光反射,但是对于有机EL元件的阳极而言,需要电极的反射率低、具有导电性、且需要功函数大的材料。另外,在将反射电极侧作为阴极使用的情况下,则需要功函数小的材料。
专利文献1涉及不使用圆偏振膜、且防止EL发光装置的镜面化的技术,其记载有:设置有由氧化物导电膜构成的阳极或阴极、以及遮光膜的EL发光元件。
专利文献2涉及在防反射层中使用了钼或氧化铬的有机EL显示元件,其记载有:为了防止金属电极的外部光反射,使用钼或氧化铬作为防反射层。
专利文献3涉及自阴极的周围光反射的情况得到抑制的有机发光器件,其记载有:作为反射抑制层而使用氧化锌等n型半导体、六硼化钙。
专利文献4涉及构成EL显示装置的EL用彩色膜,其记载有:作为EL用彩色膜的防反射层的材料,使用氧化钼等光吸收性的氧化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33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034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32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017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就专利文献1至4而言,有机EL元件中,为了防止外部反射而设置遮光膜、防反射层,但是并未实现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功函数可调整的电极构成。
另外,尚未实现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功函数可调整的、能够一并蚀刻的电极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奥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奥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