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浸料片及其制造方法、带表皮材的单元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1123.X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1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市野正洋;池田和久;冈本敏;古桥佑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3/20 | 分类号: | B29C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胡玉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浸料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表皮 单元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成型 | ||
预浸料片(1)由多个单元层(10a、10b)层叠而成,在单元层(10a、10b)中,多个预浸料带(100)并排配置,所述预浸料带(100)通过在增强纤维束中含浸热固性基体树脂组合物而成。一个以上的单元层(10a、10b)在相邻的预浸料带(100)之间具有间隙(G),其宽度为相邻的预浸料带(100)中更窄一方的宽度的10%以下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浸料片、其制造方法、带表皮材的单元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品。
背景技术
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品的制造中,多使用片状预浸料,其为在将增强纤维沿一个方向拉齐而得的片状物、织物、无纺布等中含浸热固性基体树脂而成的中间基材。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制造预浸料的方法,即:对于将多个增强纤维拉齐而得的片状纤维束,使横向邻接的侧端部彼此重合而进行排列,制成增强纤维片,并在该增强纤维片中含浸树脂组合物,从而制造预浸料。
另一方面,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品的制造中,除了片状预浸料以外,还利用了使热固性基体树脂含浸于几千~几万根长丝沿一个方向排列的增强纤维束中而成的被称为丝束预浸料、纱线预浸料、或者短切丝束预浸料的宽度窄的中间基材(以下,有时称为丝束预浸料)。
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平坦地敷设增强材料而当作片状预浸料,并将其用于注射成型、冲压成型。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在连续增强纤维中含浸热塑性树脂而成的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带来成型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各个层中使上述预浸料带沿一定方向并排,使各个层的增强纤维方向不同而进行层叠。然后,对得到的多轴层叠片实施缝合而一体化,将经一体化的多轴层叠片裁断或层叠并设置于模具中,成型为预定形状。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将带状预浸料配置在形成于金属制成型模具的格子状槽中并在加压下加热而进行成型的先进栅格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格子状的槽由沿着三个方向延伸的槽构成。沿着三个方向延伸的槽在交叉部形成得较大,在除其以外的部分形成得较小。带状预浸料在交叉部以在宽度方向上不弯折的形式配置在槽内,在除其以外的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弯折地配置。另外,带状预浸料在交叉部按照交叉的两根带状预浸料的三组以一点连接的方式配置。
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使具有2.0~3000mm的宽度、且沿着长度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之间的差被控制于小于0.20mm的带状预浸料以彼此平行的方式且具有小于预定宽度的间隔地进行铺设来使用。铺设好的带状预浸料间的间隙小于1.00mm。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12-201716号公报(2012年10月22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表专利公报“日本特表2004-504962号公报(2004年2月19日公表)”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7-001089号公报(2007年1月11日公开)”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13-107385号公报(2013年6月6日公开)”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2/020109号(2012年2月16日国际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将多个带状预浸料排列并通过压制成型来制造立体形状的成型品的情况下,在根据成型品的立体形状移动胶带时,邻接的胶带、重叠的胶带会阻碍移动,因此得到的成型品容易产生皱折、纤维的曲折。其结果,有时会损害成型品的强度、或难以得到期望的立体形状的成型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1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浸料坯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下一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