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甲酸乙酯的分解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3590.6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和典;高桥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5/20 | 分类号: | A23L5/20;C12H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甲酸 分解 | ||
1.一种将食品或饮料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酯酶与含有氨基甲酸乙酯的食品或饮料作用,所述酯酶由与序列号1的氨基酸序列70%以上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中,所述酯酶的氨基酸序列包含序列号1~18中的任一氨基酸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中,所述酯酶来自不动杆菌属微生物、假单胞菌属微生物、伯克氏菌属微生物或副伯克氏菌属微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解方法,其中,所述不动杆菌属微生物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吉洛氏不动杆菌(Acin etobacter guillouiae)、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或塞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eifertii),所述假单胞菌属微生物为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或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所述伯克氏菌属微生物为乌汶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ubonensis)或假多噬伯克氏菌(Burkholderiapseudom ultivorans),所述副伯克氏菌属微生物为铁矿副伯克氏菌(Paraburkholder iaferraria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中,所述酯酶来自不动杆菌属NBRC 110496(Acinetobacter sp.NBRC 110496)、不动杆菌属NIPH809(Acinetobacter sp.NIPH809)、荧光假单胞菌A506(Pseudomonas fluores cens A506)、假单胞菌属ABAC61(Pseudomonassp.ABAC61)、恶臭假单胞菌IFO12996(Pseudomonas putidaIFO12996)或恶臭假单胞菌MR2068(Pseudomonas putida MR206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方法,其中,所述酯酶具备以下的特征:
(1)最适温度:20~30℃,
(2)最适pH:pH7,
(3)温度稳定性:到70℃为止稳定,条件为pH7、1小时,
(4)pH稳定性:在pH5~11的范围内稳定,
(5)分子量:约85kDa,所述分子量是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得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解方法,其中,所述酯酶进一步具备以下的特征:
(6)酒精稳定性:如果酒精浓度为40%以下,则即使在30℃处理8天也不会失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解方法,其中,所述饮料为酒精饮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解方法,其中,所述酒精饮料为绍兴酒、以核果为原料的蒸馏酒、威士忌、白兰地、龙舌兰酒、巴西甘蔗酒、烧酒、清酒、葡萄酒、酒精强化葡萄酒、梅酒、雪利酒或混合酒。
10.一种除去或减少了氨基甲酸乙酯的食品或饮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酯酶进行的处理工序,所述酯酶由与序列号1的氨基酸序列70%以上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酯酶为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中所定义的酯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饮料为酒精饮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酒精饮料为绍兴酒、以核果为原料的蒸馏酒、威士忌、白兰地、龙舌兰酒、巴西甘蔗酒、烧酒、清酒、葡萄酒、酒精强化葡萄酒、梅酒、雪利酒或混合酒。
14.一种除去或减少了氨基甲酸乙酯的食品或饮料,是通过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江南大学,未经天野酶制品株式会社;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35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