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挡位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4467.6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0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坂口浩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F16H63/38;H02P3/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控制 装置 | ||
换挡挡位控制装置(35)应用于换挡挡位切换机构(12),该换挡挡位切换机构(12)包含具有多个凹部的旋转部件(16)以及通过卡合于凹部而将旋转部件(16)定位的卡定部件(17),所述换挡挡位控制装置控制连接于旋转部件(16)的换挡执行器(31)的马达(41)而切换换挡挡位。换挡挡位控制装置(35)具备:检测作为换挡执行器(31)的输出轴(43)的转速的输出轴转速(No)的转速检测部(52);以及移动判定部(57),在换挡挡位的切换中,在输出轴转速为规定值(N1)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卡定部件(17)的卡定部(25)相对移动到旋转部件(16)的凹部的底部。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4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079595号,此处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挡挡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挡位切换机构用于切换换挡挡位,具有旋转部件以及卡定部件。旋转部件例如为板状,具有与各换挡挡位对应的多个凹部。卡定部件的卡定部通过卡合于凹部而将旋转部件定位。凹部以及卡定部件构成了旋转部件的定位部。
作为电控制换挡挡位切换机构的系统,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线控换挡系统。该系统具备连接于换挡挡位切换机构的旋转部件的换挡执行器和控制换挡执行器的马达而切换换挡挡位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换挡执行器使马达的旋转减速而从输出轴输出。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基于设于输出轴的输出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掌握现状的换挡挡位,将换挡挡位切换为目标换挡挡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3857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基于输出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计算换挡执行器的马达的目标角度。因此,输出轴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直接关系到马达的定位精度。因而,如果不使用高精度的输出轴传感器,则有产生卡定部件的卡定部不位于旋转部件的凹部的底部的状况而不切换到目标换挡挡位的可能性。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输出轴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如何都能够可靠地切换为目标换挡挡位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
本公开的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应用于换挡挡位切换机构,该换挡挡位切换机构包含具有多个凹部的旋转部件以及通过卡合于所述凹部而将所述旋转部件定位的卡定部件。换挡挡位控制装置控制连接于旋转部件的换挡执行器的马达而切换换挡挡位。
换挡挡位控制装置具备检测换挡执行器的输出轴的转速即输出轴转速的转速检测部和移动判定部。
第一方式的移动判定部在换挡挡位的切换中,在输出轴转速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卡定部件的卡定部相对移动到旋转部件的凹部的底部。“凹部的底部”指的是凹部中的最深的位置。
第二方式的移动判定部基于使用从马达到输出轴的减速比而相互调和了尺度的马达转速及输出轴转速,在换挡挡位的切换中,在输出轴转速小于马达转速的范围中,马达转速与输出轴转速之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卡定部件的卡定部相对移动到旋转部件的凹部的底部。
第三方式的移动判定部在换挡挡位的切换中,在输出轴转速达到规定值以上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卡定部件的卡定部相对移动到旋转部件的凹部的底部。
这样,能够判定卡定部件的卡定部相对移动到旋转部件的凹部的底部。如果在卡定部相对移动到与目标换挡挡位对应的凹部的底部时使马达的旋转停止,则能够以切换到了该目标换挡挡位的状态结束换挡挡位切换工作。移动判定部的判定精度不会给输出轴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带来影响。因而,无论输出轴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如何,都能够可靠地切换为目标换挡挡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4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机械化农具的变速箱和包括此类变速箱的机械化农具
- 下一篇:密封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