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4642.1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D.本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哈特·芬克贝纳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姜云霞;金飞 |
地址: | 德国弗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平台 | ||
1.用于升降车辆的升降平台,
-具有两个基座组件半件(14),它们分别经由连接点(45,46)通过中间部分(15)彼此牢固地布置,其中所述中间部分(15)通过连接部段(48)可拆卸地紧固到所述基座组件半件(14)的壳体(21)的侧表面(49),以形成所述连接点(45,46),
-具有分别布置在所述基座组件半件(14)上的升降设备(24),所述升降设备能从布置在地板上的起始位置转移到工作位置(32),并且所述升降设备分别包括位于所述升降设备(24)的端部区域的承载件(31),并且每个承载件(31)接收至少一个支撑臂(34),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分(15)与所述基座组件半件(14)的相应壳体(21)经由形状配合插塞连接(51)相互连接并相对于彼此对准;
其中,所述形状配合插塞连接(51)包括在靠近所述地板的区域中位于所述中间部分(15)上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元件(52),以及在所述基座组件半件(14)的所述壳体(21)上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元件(53),其中第二连接元件(53)被配置成与第一连接元件(52)互补;并且
两个连接元件中的一个由至少一个腹板(56)或钩形成,而另一个连接元件由闭合或开口边缘的开口(55)或孔眼形成,其中一个连接元件(52)形状配合地接合到另一个连接元件(5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形成可加载牵引力的形状配合插塞连接(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52)设置在靠近所述地板并且朝向端部地位于所述中间部分(15)上的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3)设置在所述基座组件半件(14)的所述壳体(21)的侧表面(4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元件(52)设置在所述中间部分(15)的下侧上,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从连接部段(48)向外突出,并且第二连接元件(53)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下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元件(53)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侧表面(49)的端面(6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元件(52)设置在所述中间部分(15)的下侧上,所述第一连接元件邻接在所述连接部段(48)上,并且第二连接元件(53)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下侧上,所述第二连接元件从所述壳体(21)的侧表面(49)向外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中间部分(15)的下侧上的一个连接元件被配置成闭合的或开口边缘的开口(55)或孔眼,并且布置在所述壳体(21)的侧表面(49)的端面(61)上的另一个连接元件(52)被配置成贯穿的腹板(56)或钩,从而通过从上方将一个或另一个连接元件(52)安装到另外的连接元件内来形成形状配合插塞连接(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15)包括底板(59),并且第一连接元件(52)一体地设置在底板(59)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元件(53)一体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1)的面向地板的侧表面(49)的端面(6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面向端部的连接部段(48)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部分(15)上的压力表面,所述表面被布置成与布置在所述中间部分(15)上的连接元件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15)上的压力表面作用在所述壳体(21)的侧表面(49)的上边缘区域上,并且抵消在车辆升降中作用的所述基座组件半件(14)的倾斜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哈特·芬克贝纳,未经格哈特·芬克贝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46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