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5862.6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0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横井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K6/48;B60K6/54;B60W20/16;F01N3/20;F02D45/00 |
代理公司: | 11586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国际申请>=PCT/JP20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电力 第一加热器 排气处理部 加热器部 外部充电 废气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 电池 氧化催化剂 电池充电 加热氧化 燃料动力 液体燃料 电动力 电连接 中途部 排气 催化剂 连通 充电 发动机 储存 燃烧 配置 |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包括:排气处理部,其与发动机连通,对伴随液体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的废气进行排气;氧化催化剂和SCR,配置在排气处理部的中途部,除去废气中含有的杂质;以及外部充电机构,其与电池电连接,以外部电力进行充电。外部充电机构包括第一加热器部和第二加热器部,在燃料动力部和所述电动力部停止的状态下以外部电力向电池充电时,所述第一加热器部和第二加热器部通过储存在电池中的电力或外部电力加热氧化催化剂和SCR。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尤其涉及具有排气净化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辆的排气净化装置具有:氧化废气中的烃(HC)、一氧化碳(CO)的氧化催化剂、选择性还原净化废气中的氮化合物(NOx)的选择性还原催化剂等。由于氧化催化剂或选择性还原催化剂在低温时为惰性,因此为了有效地发挥这些催化剂的排气净化性能,需要使催化剂温度为催化剂活性温度以上。鉴于上述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氧化催化剂低于催化剂活性温度的情况下,使废气温度上升而将氧化催化剂升温至催化剂活性温度以上的燃料喷射控制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18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技术中,由于仅使NOx催化剂的上游侧附近的入口附近的废气升温,因此不仅无法得到充分的升温效果,而且以行驶时燃料喷射为条件。因此,产生以下问题:在使车辆从停止状态开始行驶时,根据周边环境温度,到达到催化剂活性温度为止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复杂的喷射控制。
本公开的技术,通过在电池充电时利用加热器部进行加热,从而缩短了升温至催化剂活性温度的时间,且改善了燃料消耗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燃料动力部,其利用液体燃料的燃烧;电动力部,其利用从可充电电池供给的电力;排气部,其与所述燃料动力部连通,对伴随所述液体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的废气进行排气;排气净化部,其配置在所述排气部的中途部,除去废气中含有的杂质;以及充电部,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以外部电力进行充电。所述充电部包括加热器部,在所述燃料动力部和所述电动力部停止的状态下以外部电力向所述电池充电时,该加热器部利用蓄积在所述电池中的电力或外部电力对所述排气净化部进行加热。
在上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是,所述充电部在来自监视所述排气净化部温度的温度检测部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时,停止所述加热部的加热。
在上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是,在成为停止以外部电力向所述电池充电、并从所述燃料动力部和所述电动力部停止的状态起开始驱动的状态时,在来自监视所述排气净化部温度的温度检测部的温度未达到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充电部从所述电池供给电力,并继续所述加热部的加热。
在上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是,在监视从所述燃料动力部的驱动开始起的暖机状态的暖机监视部检测到暖机完成状态时,所述充电部停止从所述电池向所述加热器部的电力供给。
在上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各动力部停止且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外部电力的充电时,在来自对所述排气净化部温度进行监视的温度检测部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且所述电池的蓄电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充电部从所述电池向所述加热器部供给电力,并对所述排气净化部进行预加热。
在上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以是,所述充电部在所述电池的蓄电量成为规定值以下时,停止所述预加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通过在电池充电时利用加热器部进行加热,从而能够缩短升温至催化剂活性温度的时间,实现燃料消耗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5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