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亮性颜料、含颜料的组合物和含颜料的涂装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7280.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3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堀口治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C1/00 | 分类号: | C09C1/00;B32B27/18;C09C1/28;C09C3/06;C09C3/08;C09D5/29;C09D7/62;C09D20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克鹏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亮 颜料 组合 涂装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亮性颜料,其适合于对朝向正反射方向的反射光赋予高亮度,且抑制由观察角度所致的反射光变化所带来的不自然。本发明所述的光亮性颜料具备片状基体、在其表面形成的光干涉膜和附着于该膜的光散射微粒,反射光用L*C*h表色系表示时被表示为超过100的L*(15)、小于30的ΔL*(h‑s)和小于40°的Δh(h‑s)。L*(15)是基于角度表示而朝向15°方向的反射光的L*,所述角度表示为:在光源被配置为入射角成为45°的状态下,将正反射方向设为0°且将光入射方向设为正。ΔL*(h‑s)和Δh(h‑s)分别为强光与阴影的L*和h的差值。其中,h是角度表示中的角度的差异。强光是15°与25°的测定值的平均,阴影是75°与110°的测定值的平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亮性颜料,具体而言涉及具备片状基体、在片状基体的表面形成的光干涉膜和附着于光干涉膜的微粒的光亮性颜料。本发明还涉及含有光亮性颜料的组合物和涂膜包含光亮性颜料的涂装体。
背景技术
光亮性颜料被添加至涂料、化妆品等各种制品中,对这些制品赋予粒子状的光反射。对光亮性颜料要求的代表性特性为高亮度。具备片状基体的光亮性颜料适合于实现该期望特性。具备光干涉膜的光亮性颜料因光干涉效果而表现出珍珠色调的光泽。代表性的光干涉膜为氧化钛膜。还已知通过使金属微粒附着而显色为期望色调的光亮性颜料。代表性的金属微粒是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而显色的金微粒。
提出了通过将基于光干涉膜的干涉色和基于金属微粒的显色设为相同色系而使反射光的鲜艳度提高。专利文献1公开了鲜艳度得以改善的红色或黄色的光亮性颜料。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4公开了一种光亮性颜料,其在片状基体的表面形成了具有干涉色成为红色的厚度的氧化钛膜,并在其上附着有红色的金微粒。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5公开了一种光亮性颜料,其在片状基体的表面形成了具有干涉色成为黄色的厚度的氧化钛膜,并在其上附着有黄色的银微粒。
专利文献2公开了使用被用作红色显色剂的金微粒来改善蓝色或绿色反射色的鲜艳度的技术。专利文献2的光亮性颜料具备:以具有干涉色成为蓝色或绿色的厚度的方式在片状基体的表面形成的氧化钛膜、以及通过使其附着于氧化钛膜后再进行加热来变更聚集状态的金微粒。金微粒的聚集状态因加热而发生变化,成为改善蓝色或绿色反射光的鲜艳度的显色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90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9435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基于光干涉的光亮性颜料的反射色根据观察角度而发生变化。例如,光干涉膜可以按照在入射光的正反射方向得到与人体肌肤相近的反射色的方式进行设计。但是,若从其他方向观察包含具备该光干涉膜的光亮性颜料的膜,则会有观察到略微显绿色的反射色的情况。这种色调的偏移(以下也称为“色移”)在以化妆品为代表的一部分用途中成为赋予不自然印象的主要因素,因此期望加以抑制。
使金属微粒附着于光干涉膜而得的光亮性颜料中,与观察角度对应的反射光的色移因金属微粒的显色而得以缓和。但是,如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那样,具备光干涉膜和金属微粒的光亮性颜料截止至今是出于提高正反射方向的反射光的鲜艳度这一目的而设计的。因此,这些光亮性颜料的反射光亮度根据观察角度而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点上尚未充分消除不自然的印象。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于对朝向正反射方向的反射光赋予高亮度、且缓和由观察角度所致的反射光的变化所带来的不自然的光亮性颜料。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7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