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复合材料、包含其的电致变色元件和电致变色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7308.1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3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潽圭;李志永;张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9K9/02 | 分类号: | C09K9/02;G02F1/1516;G02F1/155;C08L65/00;C08J3/20;C08G6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冷永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复合材料 包含 元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复合材料、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和用于制造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9月2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26180号和于2018年3月2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35643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申请涉及电致变色复合材料、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和用于制造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技术是使用电化学反应改变材料的颜色的技术,并且是指当电子密度随着由所施加的电压的变化而发生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阳离子在电极结构中的嵌入或脱嵌而变化时材料的颜色可逆地变化的特性。
电致变色装置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具有颜色变化的装置。当由于外部电刺激而在电致变色装置中产生电位差时,电解质中包含的离子或电子迁移至电致变色层中,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电致变色装置的颜色通过电致变色层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变化。还原性电致变色材料意指当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反应)时着色并且当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反应)时脱色的材料。氧化性电致变色材料意指当发生氧化反应时着色并且当发生还原反应时脱色的材料。
电致变色装置由于表现出高对比度、简单的通过驱动电压控制透射率、低驱动电压、双稳定性和宽视角而在诸如光学快门、显示器、智能窗或汽车用电致变色镜的应用方面被非常积极地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申请涉及提供电致变色复合材料、包含其的电致变色装置和用于制造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
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电致变色复合材料,其包含:具有电致变色特性的有机化合物;和至少部分表面被聚合物覆盖的碳纳米管。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电致变色装置,其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层;和设置在电解质层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层,其中电致变色层包含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致变色复合材料。
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制造电致变色装置的方法,其包括:准备第一电极;形成与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解质层;以及在电解质层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致变色层,其中电致变色层包含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致变色复合材料。
有益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致变色装置使用混合有具有优异电致变色特性的有机化合物和包含具有优异电荷迁移率的聚合物的碳纳米管的电致变色复合材料作为电致变色层,因此,可以提供改善电致变色特性(电致变色对比度)并且还具有改善的导电性和工艺条件的电致变色装置。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电致变色特性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氧化稳定性,并且在用于电致变色装置时具有优异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电致变色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包含聚合物的碳纳米管的形状的图。
图3是示出化合物A-2的MS谱的图。
图4是示出化合物1的MS谱的图。
图5是示出化合物B-2的MS谱的图。
图6是示出化合物B-3的MS谱的图。
图7是示出化合物2的MS谱的图。
图8是示出化合物3的UV光谱的图。
图9是示出化合物3的MS谱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7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防止井眼处理液损失的化学封堵物
- 下一篇:共掺杂有一价离子的石榴石闪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