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将由二维介质在模拟实际视图的圆柱或圆锥反射表面上连续显示的360°全景图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1070.X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2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伊利亚胡·罗森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360罗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小衡;胡彬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二维 介质 模拟 实际 视图 圆柱 圆锥 反射 表面上 连续 显示 360 全景 图像 方法 | ||
用于采集、后期制作和在三维物体上重现360°全景图像的歪像系统,适合于在二维介质(10)上呈现根据歪像原理进行变形的全景图像(1),所述图像(1)适于反射在相对二维介质(10)放置在其中心的三维介质(20)的外表面(2)上;所述系统包括:(A)采集:其中围绕待重现物体拍摄360°摄像镜头;所述摄像镜头与待重现物体等距并且以优选35mm的焦距提供;所述摄像镜头也提供成图像的相互重叠,包括30%与40%之间的重叠,并且优选以HDR模式捕捉;所述捕获步骤(A)在一天中或多天中进行多次,以采集被阳光或人工夜晚照明照射的整个待重现物体的摄像镜头;(B)后期制作:其中对所述摄像镜头进行编辑以生成变形图像(1);(C)在二维介质(10)上重现图像(1);所述图像(1)提供有中心孔(11);(D)将三维介质(20)定位在所述中心孔(11)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在图形和设计以及摄影领域中操作,特别地在摄影过程的后期制作阶段中操作以用于生成360°全景图像。
更详细地,本发明关于在三维物体上重现360°全景图像,使它们成为特别引观察者注目的装饰品。
背景技术
“歪像”是源于希腊语的词,并表示“重构的形式”;这是一种光学错觉效应,即图像以扭曲的方式投射到表面上,使得原始主题只能通过从一个精确的位置观察图像来识别。
原始主题可以是平面图形或三维物体。本发明涉及后一种表现类型。观察者通过曲面镜将二维介质上表现的图形感知为三维物体。
除了许多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和绘画外,歪像现在还广泛地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在电影技术中,歪像用来拍摄与电影的底高比不同的屏幕格式。特殊的歪像透镜在拍摄时横向压缩图像,并且在投影期间重新展开图像。
歪像效应的一个实际用途是在路面上对指示进行书写,这些指示的符号被变形和拉长,使得从一定距离看,它们看起来是正常的和易读的。歪像的其他示例是在各种体育科目的运动场上设计的广告书写,其通过电视播送。事实上,书写被变形以便从拍摄它们的相机的视角看起来是直的。
歪像呈现,尤其是近年来各种艺术家致力于制作这种图像类型,也是许多国际专利的目标,旨在提供越来越精确和细致的光学错觉。其中一个例子是最近提交的美国专利US 9367951,其描述了由其上呈现有图像的二维屏幕构成的装饰元素,如果从特定视角范围进行观察,该图像被观察者感知成三维的。
歪像呈现虽然经过了深入的研究,但仍有不完善之处。特别是摄影图像的歪像扭曲仍然存在各种关键问题,从不能在三维介质上正确重现图像的变形到阴影所代表的问题。
歪像扭曲过程的困难使得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歪像镜的应用曾满意地组成360°全景,而是只有部分视图或简单的正面视图。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议一种新的创新系统,用于采集、后期制作和在二维介质上重现图像,使得所述360°全景图像正确投射到圆柱形或圆锥形的镜面反射三维物体上。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现一种系统,根据该系统有可能制造三维物体,其外表面承载有全景图像,例如纪念碑或广场。
这种系统包括一种方法,用于采集和后期制作图像,以及随后用于在二维介质上重现最终图像。特别地,所述最终图像具有环形形状,因此提供有中心孔。在此孔处,可以有利地定位其外表面为镜面反射的三维物体或介质。
有利地,所述三维介质的所述镜面反射外表面是圆柱形或基本上圆柱形,并且其适于配置用于对在二维介质上重现的环形图像进行镜面反射,以正确的显示形式返回全景图像。
有利地,为了最优图形结果,环形图像的高度在三维介质的反射外表面高度的1/3到2倍之间。更有利地,环形图像的高度,也即其外半径与其内半径之间的差,将等于三维介质的镜面反射外表面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60罗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360罗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10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