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型钢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32555.0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1/08 | 分类号: | B21B1/08;B21B1/088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隆起 生成工序 被轧制材 轧制 辅助性 腹板部 孔型辊 长度中央 预定形状 最终孔型 凹陷部 辊形状 辊主体 凸缘部 轻压 压下 造形 | ||
具有如下工序:轧边工序,在该轧边工序中,将被轧制材轧制造形成预定形状;隆起部生成工序,在该隆起部生成工序中,使被轧制材旋转而进行腹板部的轧制,并且在被轧制材的腹板部中央形成隆起部;辅助性轧边工序,在该辅助性轧边工序中,使在隆起部生成工序中轧制了1个道次以上的被轧制材再次旋转而将其放回轧边工序的最终孔型,进行轻压下轧制;以及隆起部消除工序,在该隆起部消除工序中,将在隆起部生成工序中形成的隆起部压下并消除,在进行隆起部生成工序的上下孔型辊中,在该上下孔型辊的辊主体长度中央部设置有用于在被轧制材的腹板部中央形成隆起部的凹陷部,将该上下孔型辊的辊形状设计成不与被轧制材的凸缘部顶端接触,连续地进行1次或多次隆起部生成工序和辅助性轧边工序这两个工序,隆起部消除工序在进行了隆起部生成工序和辅助性轧边工序之后实施。
技术领域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5月24日向日本国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02423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例如矩形截面的板坯等为原材料而制造H型钢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H型钢的情况下,利用粗轧机(BD)将从加热炉抽出来的板坯、钢锭等原材料造形成粗型材(所谓狗骨形状的被轧制材),利用万能中间轧机将上述粗型材的腹板、凸缘的厚度压下,一并利用与所述万能中间轧机靠近的轧边机对被轧制材的凸缘实施宽度压下、端面的锻造和整形。然后,利用万能精轧机造形出H型钢产品。
在这样的H型钢的制造方法中,公知有如下技术,在利用矩形截面的板坯原材料造形出所谓狗骨形状的粗型材时,在粗轧工序的第1孔型中将切口形成于板坯端面之后,在第2以后的孔型中使该开口扩宽、或者使开口深度加深,在这以后的孔型中消除板坯端面的开口。
另外,在H型钢的制造过程中,公知有如下内容,在对板坯等原材料的端面(板坯端面)进行轧边的所谓的轧边之后,使被轧制材旋转90°或270°并进行平造形轧制,在该平造形轧制中进行腹板相当部的压下。在该平造形轧制中,进行腹板相当部的压下并且进行凸缘相当部的压下和整形。
不过,近年来,寻求更大型的H型钢产品。因此,进行了利用比以往更大型的板坯原材料来制造H型钢产品的研究。在此,在一般的平造形轧制中,在以大型的原材料为被轧制材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腹板高度方向上的伸长、凸缘相当部的变形等各种问题,存在需要形状的修正的情况。具体而言,担心如下的现象,即,随着腹板相当部的压下,腹板相当部沿着长度方向延伸,被该延伸拉拽而使凸缘相当部也沿着长度方向延伸,导致凸缘相当部的厚度较薄。
针对这样的平造形轧制而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在平造形孔型的中央部形成有槽部,在轧制时在腹板相当部的中央设置未压下部,使切断部的长度减小。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而谋求了进一步的切断部的减小、轧制的高效化,即,在凸部(相当于本发明的隆起部)形成于腹板相当部的中央的状态下进行轧边。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用于在型钢的制造过程中对粗型钢坯有利地进行造形加工的展宽轧制方法。具体而言,在该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轧制方法,即,对腹板相当部进行局部轧制,接下来,进行使腹板相当部的中央的凸部平坦化且展宽的轧制,之后,使被轧制材立起而进行轧边。通过该方法对凸缘宽度、腹板厚度、腹板高度进行调整,能够制造许多种粗型钢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358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7-1464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2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