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压用缓冲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3399.X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5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晃;尾关孝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4/12 | 分类号: | B29C44/12;B29C35/02;B29C43/02;B29C44/00;B29C44/06;B29C70/10;B32B5/24;C08J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缓冲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热压用缓冲件,其具备:
纤维材料,其由随机取向的多根纤维构成;
橡胶,其进入到所述纤维材料的纤维之间的空隙;以及
独立气孔,其分散地存在于所述橡胶中,
所述纤维材料是纤维在面方向上随机取向的纸,
所述纤维材料相对于进入到所述纤维材料的纤维之间的空隙中的橡胶而言的体积比率为1/15以上且小于1/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用缓冲件,其中,
所述热压用缓冲件的气孔率以体积基准计为15~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压用缓冲件,其中,
所述独立气孔是分散配置在所述橡胶中的热膨胀性微囊膨胀而形成的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压用缓冲件,其中,
所述纤维材料包含选自由玻璃、岩棉、碳、聚苯并唑、聚酰亚胺以及聚酰胺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压用缓冲件,其中,
所述橡胶包含选自由含氟橡胶、EPM、氢化丁腈橡胶、有机硅橡胶、丙烯酸橡胶以及丁基橡胶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用缓冲件,其中,
所述橡胶包含位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层的上方以及下方中的任意一侧的一侧橡胶层,
所述一侧橡胶层具备分散存在于内部的独立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压用缓冲件,其中,
所述橡胶包含位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层的上方以及下方的另一侧的另一侧橡胶层,
所述另一侧橡胶层具备分散存在于内部的独立气孔。
8.一种热压用缓冲件,其具备:
由随机取向的多根纤维构成的纤维材料;
进入到所述纤维材料的纤维之间的空隙中的橡胶;
分散地存在于所述橡胶中的独立气孔;
位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层的上方以及下方中的任意一侧的一侧橡胶层;
分散地存在于所述一侧橡胶层中的独立气孔;
位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层的上方以及下方的另一侧的另一侧橡胶层;以及
分散地存在于所述另一侧橡胶层中的独立气孔,
所述纤维材料相对于所述橡胶、所述一侧橡胶层和所述另一侧橡胶层的整体橡胶而言的体积比率为1/75以上且小于1/15,
所述热压用缓冲件的气孔率以体积基准计为15~70%。
9.一种热压用缓冲件,其具备:
由随机取向的多根纤维构成的纤维材料;
进入到所述纤维材料的纤维之间的空隙中的橡胶;
分散地存在于所述橡胶中的独立气孔;
位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层的上方以及下方中的任意一侧的一侧橡胶层;
分散地存在于所述一侧橡胶层中的独立气孔;
位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层的上方以及下方的另一侧的另一侧橡胶层;以及
分散地存在于所述另一侧橡胶层中的独立气孔,
所述纤维材料的层的厚度相对于上下的所述橡胶层的合计厚度的比率为1/7~1/1.5。
10.一种热压用缓冲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使由随机取向的多根纤维构成的纤维材料片与在内部分散配置了热膨胀性微囊的未硫化橡胶片叠加的工序;
对叠加后的所述纤维材料片与所述未硫化橡胶片进行加压,使所述未硫化橡胶片中的未硫化橡胶以及微囊进入所述纤维材料片的纤维之间的空隙而进行一体化的工序;
对所述一体化后的复合体进行加热,使所述微囊膨胀而形成独立气孔的工序;以及
对所述一体化后的复合体进行加热,将复合体中的未硫化橡胶进行硫化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压用缓冲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叠加的工序包括利用2片所述纤维材料片夹入所述未硫化橡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内株式会社,未经山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33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