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7346.5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9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竹增贤太;脇田绫花;松冈新治;野殿光史;末永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83/12 | 分类号: | C08F283/12;C08L51/08;C08L69/00;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硅 接枝 共聚物 塑性 树脂 组合 成形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色性与低温抗冲击性的平衡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形体,其用乙烯基单体(b)对含有聚有机硅氧烷(A1)和乙烯基聚合物(A2)的橡胶(A)进行接枝而成的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其中,乙烯基聚合物(A2)是含有90~100质量%的单官能性乙烯基单体(a1)和10~0质量%的多官能性乙烯基单体(a2)的乙烯基聚合物,单官能性乙烯基单体(a1)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以上,进一步该接枝共聚物在测定条件1下测定的tanδ峰处于‑125℃~‑90℃的温度范围内。“测定条件1”:将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在160℃、5MPa下压缩成型,制成1mm厚的试验片,使用动态粘弹性装置以拉伸模式、升温速度2℃/分钟、10Hz的频率并在‑150℃~180℃的温度范围内测定该试验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通过将其添加到热塑性树脂中而能够提高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低温抗冲击性。此外,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所述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而且,涉及一种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形体。
背景技术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作为通用工程塑料,在透明性、抗冲击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方面优异,由于其优异的特性,在工业上作为汽车领域、办公自动设备领域、电气/电子领域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热塑性树脂的抗冲击性,一般使用添加冲击强度改性剂的方法。
另外,由热塑性树脂得到的成型品近年来主要用途为电气/电子机器壳体、家电产品等,并为了产品低成本化,存在不涂装而进行使用的情况,因此要求对树脂本身进行着色而显色为所希望的色调。
但是,存在添加冲击强度改性剂时无法得到具有足够显色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以下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用作冲击强度改性剂,所述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是在含有聚有机硅氧烷(A1)和乙烯基聚合物(A2)的橡胶(A)的存在下,聚合乙烯基单体(b)而得到的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其中,该橡胶(A)的折射率在1.47~1.56的范围内,该橡胶(A)的体积平均粒径在300~2000nm的范围内。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配入热塑性树脂,能够提供一种兼具更高的颜料着色性、低温抗冲击性和阻燃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208716号单行本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即使是专利文献1的接枝共聚物,也存在添加到热塑性树脂时的显色性与低温抗冲击性的平衡性不充分的情况。此外,存在因在室外暴露于日光或风雨等或暴露于装置的发热中等,暴露于苛刻的条件下而色调发生变化的情形,因此要求进一步得到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强度改性剂,其能够提供暴露于苛刻的条件下时色调的变化少、显色性与低温抗冲击性的平衡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形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性能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成形体。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下述方式:
[1]一种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其是用乙烯基单体(b)对含有聚有机硅氧烷(A1)和乙烯基聚合物(A2)的橡胶(A)进行接枝而成的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乙烯基聚合物(A2)是相对于乙烯基聚合物(A2)100质量%含有90~100质量%的单官能性乙烯基单体(a1)和10~0质量%的多官能性乙烯基单体(a2)的乙烯基聚合物,所述单官能性乙烯基单体(a1)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以上,而且,在下述“测定条件1”下测定时,含聚有机硅氧烷的接枝共聚物的tanδ峰处于-125℃~-90℃的温度范围内,
“测定条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7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固化组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