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安全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1662.X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0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C.默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0 | 分类号: | B60R2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陈浩然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安全带 设备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带设备,其带有带力限制单元(13)和与该带力限制单元(13)共同作用的带扣(9),线绳-回环(21)被引导通过所述带扣,所述线绳-回环过渡到线绳部段(23, 25)中,其从所述带扣(9)引出并且延伸直至绳偏转部(27),在所述绳偏转部处所述线绳部段(23, 25)围绕至少一个偏转轴线(29)向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方向偏转,其中,所述带扣(9)围绕带扣-轴线(31)转动,使得被引导通过所述带扣(9)的所述线绳-回环(21)以其回环开口(33)相对于所述偏转轴线(29)在轴向上敞开地取向,其中,面向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所述线绳部段(23)在所述绳偏转部(27)的第一偏转轮廓处偏转而背对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所述线绳部段(25)在所述绳偏转部(27)的第二偏转轮廓处偏转,其中,所述第一偏转轮廓和第二偏转轮廓在所述偏转轴线(29)的轴向上彼此偏移,并且其中,在带力限制情况中所述线绳部段(23, 25)施加扭矩(MT)到所述带扣(9)上,所述扭矩反作用于围绕所述带扣-轴线(31)的带扣-转动(D),其特征在于,为了减少所述扭矩(MT),用于使面向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所述线绳部段(23)偏转的所述第一偏转轮廓关于所述第二偏转轮廓向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方向偏移了偏移量(△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带扣(9)引出的所述线绳部段(23, 25)经由自由的线绳路径延伸至所述绳偏转部(27)并且张开回环角度(α2; α3),其确定在所述带力限制情况中在所述线绳部段(23, 25)中伸延的力作用线的取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转轮廓和第二偏转轮廓相应构造为绳轮(35, 37),其在轴向上同轴地取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两个绳轮(35, 37)在轴向上彼此同轴地取向,并且用于使面向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所述线绳部段(23)偏转的第一绳轮(35)具有与第二绳轮(37)相比减小的外直径(d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9)与在其中被引导的所述线绳-回环(21)一起围绕所述带扣-轴线(31)转动了9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构建为带有活塞管(39)和活塞(41)的活塞-缸-组件,所述活塞在所述带力限制情况中在所述活塞管膨胀以及塑性变形的情况下能够移动,由此施加到车辆乘客上的带力(F)被限制于预定义的力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环角度(α2)通过偏移了所述偏移量(△x)的所述偏转轮廓被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环角度(α2)通过偏移了所述偏移量(△x)的所述偏转轮廓与无偏移地布置的偏转轮廓相比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回环角度(α2; α3)的减小能够减小作用在所述线绳部段(23, 25)中的、引起所述扭矩(MT)的力分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9)与在其中被引导的所述线绳-回环(21)一起围绕所述带扣-轴线(31)关于一带扣位置转动了90°,在该带扣位置中所述回环开口(33)大约垂直于所述偏转轴线(29)敞开地取向并且所述线绳部段(23,25)无扭转地从所述带扣(9)延伸至所述绳偏转部(27)。
11.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带设备,其带有带力限制单元(13)和与该带力限制单元(13)共同作用的带扣(9),线绳-回环(21)被引导通过所述带扣,所述线绳-回环过渡到线绳部段(23, 25)中,其从所述带扣(9)引出并且延伸直至绳偏转部(27),在所述绳偏转部处所述线绳部段(23, 25)围绕至少一个偏转轴线(29)向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方向偏转,其中,所述带扣(9)围绕带扣-轴线(31)转动,使得被引导通过所述带扣(9)的所述线绳-回环(21)以其回环开口(33)相对于所述偏转轴线(29)在轴向上敞开地取向,其中,面向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所述线绳部段(23)在所述绳偏转部(27)的第一偏转轮廓处偏转而背对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所述线绳部段(25)在所述绳偏转部(27)的第二偏转轮廓处偏转,其中,所述第一偏转轮廓和第二偏转轮廓在所述偏转轴线(29)的轴向上彼此偏移,并且其中,在带力限制情况中所述线绳部段(23, 25)施加扭矩(MT)到所述带扣(9)上,所述扭矩反作用于围绕所述带扣-轴线(31)的带扣-转动(D),其中,从所述带扣(9)引出的所述线绳部段(23, 25)经由线绳路径延伸至所述绳偏转部(27)并且张开回环角度(α3),其确定在所述带力限制情况中在所述线绳部段(23, 25)中伸延的力作用线的取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偏转部(27)具有承载负荷的绳引导部(45),借助于所述绳引导部在所述回环角度(α3)减小的情况下面向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所述线绳部段(23)在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方向上挤压并且/或者背对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的所述线绳部段(25)远离所述带力限制单元(13)挤压,并且通过所述回环角度(α3)的减小能够减小作用在所述线绳部段(23, 25)中的、引起所述扭矩(MT)的力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16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