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元件和电池的封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4052.5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9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法比安·加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I-TEN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5 | 分类号: | H01M50/105;H01M50/129;H01M50/121;H01M50/131;H01M50/136;H01M6/18;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62;H01M10/0585;H01M6/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孙微;孙进华 |
地址: | 法国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元件 电池 封装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装物体(1000)的系统(30),所述物体如电子元件或电化学元件,如电池。该系统的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三个连续的层形成,该三个连续的层包括:(i)第一覆盖层(31、31'),其由通过原子层沉积而沉积的电绝缘材料构成,该第一覆盖层至少部分地覆盖物体;(ii)第二覆盖层(32、32'),其包含聚对二甲苯和/或聚酰亚胺,该第二覆盖层设置在第一覆盖层上;(iii)第三覆盖层(33、33'),其沉积在第二覆盖层上,以保护第二封装层,特别是使其耐氧气并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封装诸如微电子元件和电池之类的物体的系统。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能够以这种方式封装的电池的领域,即锂离子电 池的领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薄膜锂离子电池的新方法, 这些薄膜锂离子电池具有新的结构和封装,从而赋予它们特别低的自 放电和延长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为了耐用,必须对微电子元件和电池、特别是薄膜电池进行封 装,因为氧气和湿气会使它们劣化。特别地,锂离子电池对湿气非常 敏感,因而需要封装以使其具有超过10年的使用寿命。随着便携式 电子设备和自主传感器网络的普及,对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 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需求已经显著增长。薄膜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 度和高功率密度、可再充电并且没有记忆效应:薄膜锂离子电池能够 满足这一需求,但是其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仍然是关键因素。
薄膜锂离子电池包括完全为固体的电极和电解质,也就是说没 有液体。形成薄膜锂离子电池的各层的厚度通常不超过10μm,并且 通常在1μm和4μm之间。可以看出,这些薄膜电池(如多层电池) 对自放电敏感。根据电极的布置,即多层电池的电极边缘的接近程度和切口的清洁度,在端部会出现漏电流,这会导致爬电短路,从而降 低电池的性能。如果电解质的膜非常薄,则该现象会加剧。
这些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最经常使用包括金属锂层的负极。 可以看出,在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循环期间,负极材料的体积变化很大。 实际上,在充电和放电循环期间,一部分的金属锂转化为锂离子,这 些锂离子自身嵌入正极材料的结构中,这伴随着负极体积的减小。这 种体积的循环变化会使电极层和电解质层之间的机械接触和电接触 劣化。这会使电池在其寿命期间的性能下降。
负极材料的体积的循环变化还引起了电池单元的体积的循环变 化。因此,电池在封装系统上产生循环应力,该循环应力能够引起裂 纹,裂纹是造成封装系统的密封性(甚至完整性)丧失的原因。这种 现象是使电池在其寿命期间性能下降的另一个原因。
实际上,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材料对空气、特别是对湿气非常敏 感。移动的锂离子自发地与微量的水反应形成LiOH,从而导致电池 的日历老化(calendar aging)。并非所有用于嵌入锂离子的材料和传 导锂离子的电解质在与湿气接触时都具有反应性。例如,Li4Ti5O12在与大气或与微量的水接触时不会劣化。相反地,一旦Li4Ti5O12填 充有锂从而成为Li4+xTi5O12(x>0)的形式,则对于所嵌入的多余的 锂(x),其对大气敏感,并自发地与微量的水反应以形成LiOH。 因此,已经反应的锂不再可用于储存电力,从而引起电池容量的损失。
为了避免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材料暴露于空气和水并防止这种类 型的老化,必须通过封装系统对其进行保护。文献中描述了许多用于 薄膜电池的封装系统。
文献US 2002/0071989描述了一种用于封装全固态薄膜电池的 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介电材料层、第二介电材料层和密封层的堆叠, 第一介电材料层选自氧化铝(Al2O3)、二氧化硅(SiO2)、氮化硅 (Si3N4)、碳化硅(SiC)、氧化钽(Ta2O5)和无定形碳,密封层 设置在第二层上并覆盖整个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TEN公司,未经I-TEN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4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激光装置
- 下一篇:获得车辆控制系统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系统及相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