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图案化涂层上选择性沉积传导性涂层的方法和包括传导性涂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4275.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2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M·海兰德;Z·王;J·邱 | 申请(专利权)人: | OTI照明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24 | 分类号: | H10K50/824;H10K59/12;H10K71/00;H10K7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琳;姚开丽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案 涂层 选择性 沉积 传导性 方法 包括 装置 | ||
装置包括:(1)基材;(2)覆盖至少部分基材的图案化涂层,图案化涂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和(3)覆盖图案化涂层的第二区域的传导性涂层,其中第一区域对传导性涂层的材料具有第一初始粘着概率,第二区域对传导性涂层的材料具有第二初始粘着概率,并且第二初始粘着概率不同于第一初始粘着概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5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507,760和2017年6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515,432的权益和优先权,其内容整体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下文总体上涉及在表面上沉积传导性涂层的方法。具体地,该方法涉及利用图案化涂层(patterning coating)将传导性涂层选择性沉积在表面上。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通常包括介于传导性薄膜电极之间的若干层有机材料,其中至少一个有机层是电致发光层。当向电极施加电压时,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由电极注入的空穴和电子通过有机层迁移到达电致发光层。当空穴和电子非常接近时,其由于库伦力而相互吸引。空穴和电子可然后组合以形成结合态(bound state),被称为激子。激子可通过释放光子的辐射性重组过程(radiative recombination process)衰变。可选地,激子可通过不释放光子的非辐射性重组过程衰变。注意,如本文所用,内部量子效率(IQE)将被理解为是装置中生成的全部电子-空穴对中通过辐射性重组过程衰变的比例。
根据电子-空穴对(即,激子)的自旋态,辐射性重组过程可作为荧光或磷光过程发生。具体地,由电子-空穴对形成的激子可特征在于具有单重或三重自旋态。总体上,单重激子的辐射性衰变产生荧光,而三重激子的辐射性衰变产生磷光。
更近来,已经提出并研究了OLEDs的其它发光机制,包括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简而言之,TADF发射通过以下发生:借助热能通过逆向系统间交叉过程(reverse intersystem corssing process)将三重激子转换成单重激子,然后进行单重激子的辐射性衰变。
OLED装置的外部量子效率(EQE)可指代提供给OLED装置的电荷载流子相对于该装置发射的光子数量的比。例如,100%的EQE表明每个注入到装置中的电子发射一个光子。将理解,装置的EQE总体上显著低于装置的IQE。EQE和IQE之间的差异可总体上归因于多种因素,如由装置的各种构件引起的光吸收和反射。
根据光从装置发射的相对方向,OLED装置通常可分为“底部发射”或“顶部发射”装置。在底部发射装置中,因辐射性重组过程生成的光沿朝向装置基础基材的方向发射,而在顶部发射装置中,光沿远离基础基材的方向发射。因此,在底部发射装置中,总体上使基础基材近侧的电极具有透光性(例如,基本上透明或半透明),而在顶部发射装置中,总体上使基础基材远侧的电极具有透光性以减小光的衰减。根据具体的装置结构,阳极或阴极可充当顶部发射装置和底部发射装置中的透射电极。
OLED装置还可以是双侧发射装置,其被配置以相对于基础基材沿双方向发光。例如,双侧发射装置可包括透射阳极和透射阴极,使得来自每个像素的光均沿双方向发射。在另一实例中,双侧发射显示装置可包括被配置以沿一个方向发光的第一组像素、和被配置以沿另一方向发光的第二组像素,使得每个像素单个电极是透射性的。
除以上装置配置之外,还可实施透明或半透明OLED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允许外部光透过装置的透明部分。例如,在透明OLED显示装置中,透明部分可被提供在各相邻像素之间的非发射性区域中。在另一实例中,透明OLED发光面板可通过在面板的发射性区域之间提供多个透明区域而形成。透明或半透明OLED装置可以是底部发射装置、顶部发射装置或双侧发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TI照明公司,未经OTI照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42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二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应用
- 下一篇:用于调节S1P1活性的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