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7321.3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1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井口贵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4 | 分类号: | B62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框架结构 | ||
该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21)、向所述头管(21)的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2)、向所述主框架(22)的下方延伸的枢轴框架(23),在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之间具有将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7),所述连接部(47)使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一者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外侧抵接并接合,使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一者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内侧抵接并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框架结构。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07月20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14115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有具备主框架和枢轴框架的跨骑型车辆的车身框架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4630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成为主框架及枢轴框架的一者向另一者插入而被完全覆盖的结构。然而,在该结构中,可列举部件误差、组装误差的吸收作为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主框架及枢轴框架连接成一体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容易吸收组装误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主框架,其向所述头管的后方延伸;及枢轴框架,其向所述主框架的下方延伸,在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之间具有将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相互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使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一者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的外侧抵接并接合,使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一者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的内侧抵接并接合。
(2)在上述(1)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内周缘成为接合部位的开口部。
(3)在上述(1)或(2)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可以是,所述主框架由多个第一冲压框架体的组合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冲压框架体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第一闭截面结构的第一鼓出形状部,将所述多个第一冲压框架体彼此接合的接合部设置于从接合的所述第一冲压框架体的所述第一鼓出形状部弯折延伸的接合凸缘。
(4)在上述(1)~(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可以是,所述枢轴框架由多个第二冲压框架体的组合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冲压框架体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第二闭截面结构的第二鼓出形状部,将所述多个第二冲压框架体彼此接合的接合部设置于接合的所述第二冲压框架体中的一者的所述第二鼓出形状部进入另一者的所述第二鼓出形状部的内侧而相互重合的部位。
(5)在上述(3)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可以是,所述连接部使所述枢轴框架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的所述第一闭截面结构的车宽方向外侧抵接并接合,并且使所述枢轴框架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的所述第一闭截面结构的内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抵接并接合。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7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