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7358.6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4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井口贵正;高桥伸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9/08 | 分类号: | B62K19/08;B62K11/04;B62K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框架结构 | ||
该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21)、主框架(22)、座椅轨道(30),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座椅轨道(30)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弯曲部(37),且由冲压框架体(45I、45O)的组合形成,所述冲压框架体(45I、45O)具有鼓出形状部(45bs),将所述冲压框架体(45I、45O)彼此接合的接合部(sp)设置于接合凸缘(45e),从使所述鼓出形状部(45bs)上立的板弯折部(45e5)至所述接合部(sp)的距离在所述弯曲部(37)处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框架结构。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07月20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141151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机动二轮车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存在有在框架构成构件采用冲压框架,通过焊接来组合该冲压框架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894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可列举向框架弯曲部中的焊接部位的应力集中作为课题,而且,可列举从应力集中部位的板折弯部位向焊接部位的应变的影响作为课题。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在采用了冲压框架的车身框架结构中,抑制从板折弯部位向焊接部位的应变的影响。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主框架,其向所述头管的后方延伸;及座椅轨道,其向所述主框架的后方延伸,所述主框架及所述座椅轨道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第一方向观察下弯曲的弯曲部,并由多个冲压框架体的组合形成,多个所述冲压框架体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闭截面结构的鼓出形状部,将多个所述冲压框架体彼此接合的接合部设置于从接合的所述冲压框架体的所述鼓出形状部延伸的接合凸缘,从所述接合凸缘的基端中的使所述鼓出形状部上立的板弯折部至所述接合部的距离在所述弯曲部处比除了所述弯曲部之外的框架通常部长。
(2)在上述(1)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所述弯曲部可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框架通常部而增加厚度。
(3)在上述(2)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所述弯曲部可以在从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观察下弯折。
(4)在上述(1)~(3)的任一项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所述主框架及所述座椅轨道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具有所述弯曲部,并且在所述弯曲部的周围具有使框架截面形状缩小的截面缩小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在具有从第一方向观察下弯曲的弯曲部的框架中,在向上述框架施加载荷时应力容易集中在弯曲部。特别是在弯曲部中的板弯折部容易产生变形。对此,通过使框架的弯曲部中的接合部从板弯折部分离,延长从板弯折部至接合部的距离,能够抑制在板弯折部产生的变形对接合部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能够增加弯曲部的刚性而抑制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由于对框架的弯折部位进一步要求刚性,因此增加弯曲部的厚度的效果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4)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通过在弯曲部的周围设置的截面缩小部,在向框架的载荷输入时,应力分散,截面缩小部与弯曲部一起良好地变形,由此能够抑制对于弯曲部的接合部的负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7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