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式自行车轮毂结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1332.9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1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庸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庸珏 |
主分类号: | B60B27/02 | 分类号: | B60B27/02;F16C3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陈国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自行车 轮毂 结合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悬浮式自行车轮毂结合结构,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悬浮式自行车轮毂结合结构,在自行车轮毂结构中,针对内部接触结构,利用磁铁改善悬浮式的非接触式结构,从而减小摩擦,能够将向内部轴承部等传递使用者负载的轮毂内轴构件的位置上、下变更为预先设置位置,且使得在变更的位置不动,从而借助于磁铁斥力,抵消施加于轴构件的负载,负载不施加于位于轴构件两侧的轴承部或大幅减小,提高滚动性,因而使得自行车运行更顺畅、轻松,或在与自行车轮连接并进行旋转的外壳两侧外周缘形成第一、第二内部磁铁部,与这种第一、第二内部磁铁部对应地形成产生斥力的第一、第二外部磁铁部,当使用者骑车时,所述斥力支撑通过自行车框架传递给轴构件的偏载,从而能够预先防止施加于轴承部的负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轮毂,涉及一种悬浮式自行车轮毂结合结构,具有非接触式结构,减小摩擦,预先防止因使用者体重而对内部轴承部施加偏载,滚动性良好,能够实现更顺畅的自行车运行。
背景技术
自行车已经是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随着能源逐渐枯竭,出现了自行车热潮再次上升的迹象,另外,自行车除环保、不消耗能量的优点之外,自行车还具有通过运动增进健康的效果,这也是自行车历经岁月而不被淘汰的原因。
另外,自行车根据多样用途,开发了登山用自行车、山地自行车、比赛自行车等多种类型的自行车。
在自行车中,轮毂作为发挥将链条动力传递给车轮的功能的动力传递结构,以最精密、复杂的结构构成,轮毂组件大致由加装框架和链轮的适配器、结合该适配器的转台及轮毂轴构成,如果负载施加于自行车的踏板,则动力借助于链条传递给链轮,通过以单向离合器方式结合的适配器和转台,向安装车轮的框架传递动力。
但是,就如上所述的以往自行车用轮毂而言,负载和冲击通过插入于轮毂中心部的轴构件,集中于周边滚珠轴承,导致旋转力下降,摩擦力升高,存在驱动自行车的力耗费过多的问题,而且,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存在的弊端是由于内部部件的接触旋转,导致部件磨损严重,耐久性低下,动力传递发生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20-0447242号(2009年12月30日授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而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式自行车轮毂结合结构,在自行车轮毂结构中,在自行车使用者的偏载所传递的轮毂内轴构件周边,利用磁铁使得自行车轮毂能够进行非接触式旋转,同时,调整轴构件位置后能够固定,使得保持磁铁的斥力支撑传递给轴构件的偏载的状态,与原有接触式结构相比,轮毂滚动性更好,自行车运行能够更顺畅。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式自行车轮毂结合结构,在自行车轮毂结构中,在与自行车轮连接并旋转的外壳的外周缘,在两侧构成第一、第二内部磁铁部,具备与这种第一、第二内部磁铁部具有斥力的第一、第二外部磁铁部,借助于相互间的斥力,构成得防止因使用者体重而向轴构件传递偏载,根据使用者体重来多样地调节这种第一、第二内部磁铁部与第一、第二外部磁铁部的预先设置间隔,调节斥力的程度,从而与原有接触式结构相比,轮毂的滚动性更好,自行车运行能够更顺畅。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将在下文说明,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会了解。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可以借助于权利要求书显示的装置及组合而实现。
作为解决如上所述问题的装置,本发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庸珏,未经陈庸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1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隙缝天线
- 下一篇:MEMS振动元件的制造方法及MEMS振动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