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膜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2241.7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2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金镐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镐七;世界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2 | 分类号: | B32B37/02;B32B38/06;B32B37/12;B32B3/20;B65H37/04;B32B37/10;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田宏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膜的制造方法,不仅能够大幅提升隔热性,还能够在不对气室的一部分进行裁切或对一部分进行针刺开放的情况下将气室的体积最小化,从而方便地进行保管以及搬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仅能够大幅提升隔热性,还能够在不对气室的一部分进行裁切或对一部分进行针刺开放的情况下将气室的体积最小化,从而方便地进行保管以及搬运的包装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包装材料通常不仅能够使包装物品的外观变得更加美丽,还能够保护包装物品免受外部冲击等的影像,尤其是在对电器电子产品或如保险杠、挡泥板以及车门等汽车部件进行包装时,大致上是在纸箱的内部利用第1发泡纸膜或气泡包装膜使电器电子产品或汽车部件与纸盒壁体内侧面隔离,从而对可能被施加到包装物品的外部冲击力进行吸收以及缓解。
在使用气泡包装膜时,以气室单位封闭的气泡必然会导致体积的增加并因此进一步导致配送等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申请人已经分别通过韩国注册专利公报注册编号第10-1752100号(以下称之为“先行技术1”)、韩国注册专利公报注册编号第10-1752101号(以下称之为“先行技术2”)以及韩国专利申请申请编号第10-2016-0117724号(以下称之为“先行技术3”)提出了不仅能够通过将保管以及搬运时的体积最小化而大幅节省物流成本,还能够大幅提升隔热性的隔热性以及保管性得到提升的包装膜的制造方法。
但是,上述先行技术1以及2为了将包装膜的体积最小化而需要对包装膜的另一侧部进行切割并借此将包装膜内的流体排出到外部,而上述先行技术3为了将包装膜的体积最小化而需要对包装膜的一部分进行切割或针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大幅提升隔热性,还能够在不对气室的一部分进行裁切或对一部分进行针刺开放的情况下将气室的体积最小化,从而方便地进行保管以及搬运的包装膜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制造出以一定的间隔形成多个气室的成型膜的步骤;b)以上述成型膜的多个气室开放的方式在上述成型膜的下侧接合一端部相对于上述成型膜的一端部较长延长的下侧膜的步骤;c)向上述成型膜的多个上述气室的内部填充流体的步骤;d)对上述成型膜的多个上述气室进行封闭的步骤;以及,e)在多个上述气室上接合上侧膜的步骤。
其中,包括:f)通过解除多个上述气室的封闭状态而从多个上述气室的内部排出流体的步骤;以及,g)将上述成型膜、下侧膜以及上述上侧膜辊式卷取到卷取辊的外侧面上的步骤。
此外,上述步骤a)中的成型膜,通过向在外周面上以一定的间隔形成与上述气室对应形状的成型槽的压纹辊熔融挤出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的方式进行制造,而在上述步骤b)中,利用用于将从下侧膜辊卷出的上述下侧膜挤压到上述压纹辊上的下侧膜挤压辊将上述下侧膜接合到上述成型膜为宜。
或者,上述步骤a)中的成型膜,利用在外周面上以一定的间隔形成与上述气室对应形状的成型槽的压纹辊进行制造,而在上述步骤b)中,利用用于向从下侧膜辊卷出的上述下侧膜以一定的间隔涂布粘接剂的粘接剂涂布部;以及,用于将从上述下侧膜辊卷出的上述下侧膜挤压到上述压纹辊上的下侧膜挤压辊;将上述下侧膜接合到上述成型膜为宜。
此外,在上述步骤b)中,上述成型膜的多个气室的一侧或另一侧开放或多个上述气室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全部开放,而在上述步骤c)中,利用用于向多个上述气室的内部注入流体的流体注入器向多个上述气室的内部暂时填充流体为宜。
进而,在上述步骤d)中,在向多个上述气室的内部暂时填充流体的状态下,在多个上述气室穿过对多个上述气室的一侧或另一侧进行挤压或对多个上述气室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同时进行挤压的挤压部时暂时封闭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镐七;世界路有限公司,未经金镐七;世界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22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