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轮胎充气系统的电子控制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6991.1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1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D·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夸莱尔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B60C23/02;B60C23/10;B60C23/16;B60C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曹瑾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胎 充气 系统 电子 控制 模块 | ||
1.一种充气电子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被部署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流体压力源与车辆轮胎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
第一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被部署成检测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与所述车辆轮胎之间的输送侧流体压力,并且提供与检测到的输送侧流体压力对应的第一压力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被配置为如果(a)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指示输送侧流体压力低于阈值轮胎压力并且(b)第二压力信号指示供应侧流体压力处于或高于阈值供应压力且高于输送侧流体压力,则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打开;并且
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进一步被配置为如果(i)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指示输送侧流体压力处于或高于所述阈值轮胎压力或供应侧流体压力,或者(ii)所述第二压力信号指示供应侧压力低于所述阈值供应压力,则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还包括:
用户界面,被配置为允许调整一个或多个关闭条件和一个或多个打开条件,所述用户界面包括与电子控制板上的处理器通信的web浏览器,所述电子控制板是耐天气和机械冲击的,所述电子控制板包含在壳体内,所述壳体用于密封所述充气电子控制模块以免受环境危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二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被部署成检测所述流体压力源与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之间的所述供应侧流体压力,并且提供与检测到的供应侧流体压力对应的所述第二压力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还被配置为仅当充气控制模块接收到处于或大于最小功率阈值的功率时才打开,并且如果充气控制模块没有接收到功率或接收到小于所述最小功率阈值的功率,那么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关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还包括电子控制板,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所述第一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被安装到所述电子控制板并且通过所述电子控制板电子地通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还包括:
供电电源,被配置为提供电压信号;
所述电子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的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来自所述第二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压力信号以及所述电压信号,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电压信号、所述第一压力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信号来致动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子可控螺线管阀,所述第二电子可控螺线管阀被部署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车辆轮胎之间的流体连通;
所述第二电子可控螺线管阀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压力信号而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二电子可控螺线管阀还被部署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辅助流体端口和所述车辆轮胎之一或二者与所述第一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流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子可控螺线管阀还被部署成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辅助流体端口和所述车辆轮胎之一或二者与所述第一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流体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还包括泄放阀,所述泄放阀被部署成允许释放流体,以减少输送侧流体压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电子控制模块,还包括压力保护阀,所述压力保护阀被部署成对在所述第一电子流体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车辆轮胎之间或者在所述流体压力源与所述第一电子可控螺线管阀之间的流体压力做出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夸莱尔系统公司,未经伊夸莱尔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69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未铺地毯地板的热塑性聚烯烃
- 下一篇:由聚乙烯组合物制成的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