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和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7558.X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文纪;田村朋一郎;丸桥伊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53 | 分类号: | F25B1/053;F25B1/00;F25B1/10;F25B39/00;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王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 装置 驱动 方法 | ||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是驱动制冷循环装置的方法,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使液相制冷剂蒸发而生成气相制冷剂的蒸发器;
将所述蒸发器的所述气相制冷剂压缩并吐出的第1压缩机;
将从所述第1压缩机吐出的所述气相制冷剂压缩并吐出的第2压缩机;
使从所述第2压缩机吐出的所述气相制冷剂冷凝而生成液相制冷剂的冷凝器;以及
储存由所述冷凝器生成的所述液相制冷剂,并且使所述液相制冷剂蒸发而生成气相制冷剂,向所述第2压缩机供给所述气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罐,
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分别是速度型压缩机,
所述方法包括在将储存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所述液相制冷剂向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外部排出之后,启动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将储存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所述液相制冷剂向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外部引导的排出通路,
经由所述排出通路向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外部排出所述液相制冷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
所述排出通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和所述蒸发器,
储存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所述液相制冷剂从所述气液分离罐向所述蒸发器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
停止从所述气液分离罐向所述蒸发器供给所述液相制冷剂,并且启动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
所述排出通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和所述冷凝器,
储存于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所述液相制冷剂从所述气液分离罐向所述冷凝器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
停止从所述气液分离罐向所述冷凝器供给所述液相制冷剂,并且启动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
还包括启动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第2压缩机之后,使所述气液分离罐中的所述液相制冷剂的液面上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驱动方法,
在将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设置面到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底部为止的高度设为h1,并将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停止时的从所述设置面到所述蒸发器内的所述液相制冷剂的液面为止的高度设为h2时,满足h1≥h2。
9.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使液相制冷剂蒸发而生成气相制冷剂的蒸发器;
将所述蒸发器的所述气相制冷剂压缩并吐出的第1压缩机,所述第1压缩机是速度型压缩机;
将从所述第1压缩机吐出的所述气相制冷剂压缩并吐出的第2压缩机,所述第2压缩机是速度型压缩机;
使从所述第2压缩机吐出的所述气相制冷剂冷凝而生成液相制冷剂的冷凝器;
将由所述冷凝器生成的所述液相制冷剂蒸发而生成气相制冷剂,向所述第2压缩机供给所述气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罐,
将所述冷凝器内的所述液相制冷剂向所述气液分离罐引导的第1循环通路;
将所述气液分离罐内的所述液相制冷剂向所述蒸发器引导的第2循环通路;以及
将所述液相制冷剂从所述气液分离罐向所述蒸发器引导、或者从所述气液分离罐向所述冷凝器引导的排出通路,所述排出通路是与所述第1循环通路和所述第2循环通路不同的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
还具备配置于所述排出通路的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75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