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的安全气囊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0385.7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A·胡夫;S·克莱因德尔;F·克勒;R·马丁;A·麦克内尔;M·翁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B60R21/2338;B60R21/207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立国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车辆 座椅 安全气囊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9)的车辆座椅(30),该车辆座椅包括设置在车辆座椅(30)处的侧向安全气囊(22)和包括第一拉带(42)以及第二拉带(46)的拉带组件(40),第一拉带(42)具有上端部(43)和下端部(44)并且以其上端部(43)固定在车辆座椅(30)靠背(34)的上端部(39)区域中,而该下端部(44)设置在车辆座椅(30)的坐面(32)区域中,并且第二拉带(46)具有上端部(47)和下端部(48)并且以其上端部(47)固定在车辆座椅(30)处的头枕(36)区域中,而该下端部(48)在第一拉带(42)的上端部(43)下方与第一拉带(42)固定连接;所述拉带组件(40)与侧向安全气囊(22)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的安全气囊组件。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是乘员约束系统,用于提高机动车的被动安全性并防止相关乘员撞到内部空间的坚硬部件、如方向盘或仪表板。当前的车辆配备有多个安全气囊,其中,根据车辆的减速和碰撞角度仅触发特定的安全气囊(前部安全气囊、头部安全气囊、侧向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等)。
由于自动驾驶车辆已成为众多研发的主题,因此可从根本上改变车辆架构。这包括乘客座椅在内部空间中的自由配置。基于人体工学和沟通方面的优势,横向于行驶方向的座椅布置是适宜的。但被动安全系统(如安全气囊)是为具有平行于行驶方向的座椅方向的车辆而设计的。在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此时前部安全气囊不提供保护,而是只有在侧向上支撑身体的系统提供保护。
特别重要的是支撑头部,以免头部撞击坚硬的内饰元件。集成到安全带中的安全气囊是提高被动安全性的一种可行方案。对于沿行驶方向装入的座椅存在可充气安全带的设计方案,如这些设计方案例如在US 6,142,511和DE 199 13 360 A1中公开。
然而,用于提高被动安全性的安全气囊系统针对具有平行于行驶方向的座椅方向的车辆而设计并且不适合于其它座椅方向,因为在座椅横向装入的情况下如发生正面碰撞会有非常大的侧向力作用到身体上,这些侧向力不能被已知的安全气囊系统充分吸收。
由DE 197 38 728 A1已知,在侧向安全气囊上安装有支撑带,该支撑带从座椅支承件的前侧出发将近延伸到座椅靠背中间的下方。但认为由此达到的效果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给出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的安全气囊组件,借助该安全气囊组件可改善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车辆座椅“正常”装入时发生侧面撞击的情况下并且在针对横向于行驶方向装入的车辆座椅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位于该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被动安全性。
下面使用诸如“上”、“下”、“左””和“右”的术语来描述或定义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在机动车中的空间定位。这些术语涉及机动车及其车辆座椅在一个平面上的常见空间定向并且不能被视为限制性的,因为与车辆或车辆座椅分开的安全气囊组件也可在空间上不同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的安全气囊组件包括:在侧向上设置在车辆座椅处的侧向安全气囊,用于通过给侧向安全气囊充气来至少使位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肩部和头部稳定;和拉带组件,该拉带组件包括第一拉带以及第二拉带,其中,第一拉带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并且以其上端部固定在车辆座椅的靠背的上端部区域中,而第一拉带的下端部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坐面区域中,并且第二拉带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并且以其上端部固定在车辆座椅处的头枕区域中,而第二拉带的下端部在第一拉带的上端部下方与第一拉带固定连接;所述拉带组件这样设计并且与侧向安全气囊固定连接,使得侧向安全气囊在其被触发的情况下尽管受到乘员的头部和肩部的加载仍然维持其对于稳定所需的形状。以这种方式大大改善了针对位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被动安全性,更确切地说尤其是在车辆座椅沿行驶方向装入时发生侧面撞击的情况下以及在车辆座椅横向于行驶方向装入时发生正面撞击的情况下改善该被动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0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成像系统的颜色显示模式
- 下一篇:前轮驱动混合动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