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坩埚支承底座、石英坩埚支承装置及单晶硅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2777.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宗实贤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泽洲;陈浩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坩埚 支承 底座 石英 装置 单晶硅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坩埚支承底座,其是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使用提拉法的单晶提拉装置,且支承由将支承石英坩埚的石墨坩埚纵向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分割石墨部件构成的石墨坩埚的坩埚支承底座,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嵌合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嵌合凹部,
所述嵌合凹部的开口边缘构成为,与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接触部设置在比培育单晶硅之后残留在所述石英坩埚的硅熔液的固化物的表面更高的位置,伴随着所述硅熔液固化时的膨胀而作用在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力作用在比所述接触部更低的位置。
2.一种坩埚支承底座,其是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使用提拉法的单晶提拉装置,且支承将支承石英坩埚的石墨坩埚纵向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坩埚支承底座,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嵌合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嵌合凹部,
所述嵌合凹部构成为满足以下式(1),其中,
将该嵌合凹部的深度设为A(mm),
将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中的与所述石墨坩埚的底部中央对应的位置的壁厚设为B(mm),
将所述石英坩埚中的底部中央的壁厚设为C(mm),
将在单晶硅育成后残留在所述石英坩埚的硅熔液的固化物的高度设为D(mm),
A>B+C+D … (1)。
3.一种坩埚支承底座,其是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使用提拉法的单晶提拉装置,且支承将支承石英坩埚的石墨坩埚纵向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坩埚支承底座,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嵌合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嵌合凹部,
所述嵌合凹部构成为满足以下式(2),其中,
将该嵌合凹部的深度设为A(mm),
将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中的与所述石墨坩埚的底部中央对应的位置的壁厚设为B(mm),
A>B+45mm … (2)。
4.一种坩埚支承底座,其是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使用提拉法的单晶提拉装置,且支承将支承石英坩埚的石墨坩埚纵向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坩埚支承底座,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嵌合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嵌合凹部,
所述嵌合凹部构成为满足以下式(3),其中,
将该嵌合凹部的深度设为A(mm),
将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中的与所述石墨坩埚的底部中央对应的位置的壁厚设为B(mm),
A>B+62mm … (3)。
5.一种坩埚支承底座,其是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使用提拉法的单晶提拉装置,且支承将支承石英坩埚的石墨坩埚纵向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坩埚支承底座,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嵌合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嵌合凹部,
所述嵌合凹部构成为满足以下式(4),其中,
将该嵌合凹部的深度设为A(mm),
将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中的与所述石墨坩埚的底部中央对应的位置的壁厚设为B(mm),
A>B+65mm … (4)。
6.一种坩埚支承底座,其是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使用提拉法的单晶提拉装置,且支承将支承石英坩埚的石墨坩埚纵向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坩埚支承底座,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嵌合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嵌合凹部,
所述嵌合凹部构成为满足以下式(5),其中,
将该嵌合凹部的深度设为A(mm),
将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中的与所述石墨坩埚的底部中央对应的位置的壁厚设为B(mm),
A>B+110mm … (5)。
7.一种石英坩埚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支承石英坩埚的石墨坩埚纵向分割而得到的多个分割石墨部件;及
支承所述多个分割石墨部件的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支承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27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