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坩埚支承底座、石英坩埚支承装置及单晶硅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2777.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宗实贤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泽洲;陈浩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坩埚 支承 底座 石英 装置 单晶硅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坩埚支承底座(12)具备能够嵌合分割石墨部件(11)的嵌合凹部(122),嵌合凹部(122)的开口边缘(123)构成为,与分割石墨部件(11)接触的接触部(P1)设置在比培育单晶硅之后残留在石英坩埚(221)的硅熔液的固化物(M1)的表面更高的位置,伴随着硅熔液固化时的膨胀而作用在分割石墨部件(11)的力作用在比接触部(P1)更低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坩埚支承底座、石英坩埚支承装置及单晶硅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支承石英坩埚的石英坩埚支承装置,其用于基于提拉法的单晶硅的制造(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如图4A及图4B所示,专利文献1的石英坩埚支承装置具备支承石英坩埚221的石墨坩埚91及支承石墨坩埚91的石墨制的坩埚支承底座92。
石墨坩埚91由圆板状的底部91A及除此之外的侧部91B所构成。侧部91B由纵向分割为三等分而得到的第1、第2、第3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所构成。
在石墨坩埚91的底面设置有嵌入有坩埚支承底座92的凹部91F。
在各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的上面设置有抑制其彼此分离的分离抑制部件93。如图4C所示,分离抑制部件93具备棒状的连结部93A及圆柱状的销部93B,该圆柱状的销部93B设置于该连结部93A的两端并容纳在各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的圆形的销支承孔911中。销支承孔911的内径形成为比销部93B的外径更大,构成为销部93B能够在该销支承孔911内相对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647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使用如图4A、图4B、图4C所示的坩埚,根据提拉法制造单晶硅的情况下,首先,将硅原料装入石英坩埚221中,用加热器加热石英坩埚221及石英坩埚支承装置以生成硅熔液。在该硅熔液的生成阶段中,石英坩埚221、石墨坩埚91及坩埚支承底座92因为加热而膨胀。当石英坩埚221膨胀时,各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被石英坩埚221推向外侧。此时,分离抑制部件93的销部93B在销支承孔911内相对移动,直至它们接触为止,各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彼此分离。
生成硅熔液之后,进行单晶硅的培育,在该培育之后,为了更换石英坩埚221,而将腔室的内部冷却以使硅熔液的残液固化。
在该固化阶段中,硅熔液在已膨胀的状态下固化。
另一方面,因为冷却,石英坩埚221收缩而要恢复到膨胀前的形状。但是,如图5A所示,因为固化物M1是在相比熔融时更膨胀的状态下容纳在石英坩埚221中,所以至少容纳固化物M1的部分无法恢复到膨胀前的状态。
因为冷却,各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及坩埚支承底座92也收缩而要恢复到膨胀前的形状。
坩埚支承底座92因为在收缩时没有障碍,所以能够恢复到膨胀前的形状。
另一方面,由于石英坩埚221中的容纳固化物M1的部分无法恢复到膨胀前的状态,所以当各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要收缩时,向外侧的力F1作用在与该容纳部分接触的部分。通过该力F1,以石墨坩埚91的凹部91F的开口边缘与坩埚支承底座92的下端边缘的接触部P9为转动中心,产生使各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的上端朝向彼此分离的方向旋转的转矩E9。由于该转矩E9,如图5B所示,各分割石墨部件91C、91D、91E的上端侧变成打开的状态,与设置在石墨坩埚91外侧的加热器(未图示)接触,有可能使该加热器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2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