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839.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谦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12),该壳体形成供空气流通的空气通路;
送风风扇(16),该送风风扇具有在以风扇轴心(CL)为中心的周向上配置的多片叶片(161),并通过以所述风扇轴心为中心旋转而在所述空气通路产生朝向所述车室内的气流;以及
加热用热交换器(18),该加热用热交换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对在所述空气通路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空气通路被分隔成使从车室外导入的外气流通的外气通路(122)、和使从所述车室内导入的内气流通的内气通路(124),
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流下游侧,
所述外气通路包含用于将所述外气导向所述车室内的驾驶座(DrS)侧的第一外气空间(DrO)、和用于将所述外气导向所述车室内的副驾驶座(PaS)侧的第二外气空间(PaO),
所述内气通路包含用于将所述内气导向所述车室内的所述驾驶座侧的第一内气空间(DrI)、和用于将所述内气导向所述车室内的所述副驾驶座侧的第二内气空间(PaI),
所述送风风扇被配置成分别横跨所述第一外气空间、所述第二外气空间、所述第一内气空间、所述第二内气空间,并且按如下方式设定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使所述叶片以所述第一外气空间、所述第一内气空间、所述第二内气空间、所述第二外气空间的顺序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整流部件(40),该整流部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流下游侧,并将从所述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整流成使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气通路在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流下游侧具有:外气加热通路部(122a、122b),该外气加热通路部使从所述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流入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以及外气旁通通路部(122c、122d),该外气旁通通路部使从所述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绕过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而流动,
所述内气通路在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流下游侧具有:内气加热通路部(124a、124b),该内气加热通路部使从所述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流入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以及内气旁通通路部(124c、124d),该内气旁通通路部使从所述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绕过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而流动,
所述整流部件被配置为,至少对在所述外气旁通通路部以及所述内气旁通通路部中流动的空气进行整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件配置于所述送风风扇与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具有供用于加热空气的热介质流通的热介质流通部(182)、和促进空气与所述热介质的热交换的传热促进部(184),并且,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为如下结构:通过使空气在形成于所述热介质流通部与所述传热促进部之间的多个热交换流路(186)中流通,从而将从所述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整流成使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8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