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超声治疗血管的血栓形成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9105.9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G·古多;M·佩尔诺;M·坦特埃尔;M·维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迪亚韦弗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7/02 | 分类号: | A61N7/02;A61N7/00;A61B90/00;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超声 治疗 血管 血栓形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超声治疗血管的血栓形成的装置,其包括:‑治疗超声换能器(TUT),其适于产生沿着发射轴(AE)传播的聚焦的超声波(OUF);‑成像超声换能器(TUI),其与治疗换能器联用;‑用于使治疗超声换能器的聚焦区域移动的装置(SMDR、FEF),其用于使治疗超声换能器的聚焦区域沿着发射轴相对于成像换能器移动;‑机动化机械系统(SMM),其用于使换能器至少沿着平行于所述发射轴的一个第一轴(AD1)和垂直于第一轴的第二轴(AD2)平移;‑电子控制系统(SEC),其用于控制机动化机械系统和用于使治疗换能器的聚焦区域移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超声,更具体地说通过组织摧毁法治疗血管的血栓形成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急性血栓形成过程(凝块形成或血栓形成)形成的血管、静脉或动脉阻塞是导致世界上大多数死亡发生的常见且严重的机制。在动脉中,血栓形成是大多数中风和心肌梗塞的根源。在静脉网络中发生血栓形成时,会导致疼痛、水肿以及凝块脱落的风险,凝块脱落会导致肺栓塞。通过血栓形成的静脉的持续性阻塞可能最终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疼痛、水肿和溃疡,这些会导致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
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则是以全身抗凝为基础,从而避免血栓的扩大和栓塞并发症。然而,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下,这种治疗方法对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无效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其不能使形成血栓的静脉再通。使用溶栓治疗可以使阻塞的静脉再通,但是由于可能会诱发出血,全身给药是危险的。因此,在没有严重肺栓塞的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这种治疗方法。借由导管局部给药,原位溶栓的使用可以限制全身效应。这些技术是侵入性的,并且通常需要植入外部装置(通常是支架)。因此,由于血管内装置的持续存在,局部存在风险(出血、感染),并且存在进一步阻塞的风险。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单独或与药物联合使用超声波。具体地,众所周知的是,采用被称为组织摧毁的技术来分解凝块,从而重建通过阻塞血管的循环;然后,人们提出了“血栓摧毁”。组织摧毁术是利用强烈并聚焦的超声脉冲来诱导产生局部空化效应,从而机械性地分解靶向软组织。
文献US 5,827,204描述了一种基于超声的治疗装置,该装置可以特别地用于血栓摧毁治疗。该装置包括与成像换能器联用的治疗换能器,这两个换能器连接到致动器,使得它们沿轴向移动。
国际专利申请WO 2009/094554以及以下文章:
-Xi Zhang等人发表的“Histotripsy thrombolysis on retracted clots”,Ultrasound in Med.Biol.,第42卷,第8期,2016年8月,第1903-1918页;
-Xi Zhang等人发表的“Non-invasive thrombolysis using histotripsy in aporcine deep vein thrombosis model”,Ultrasound in Med.Biol.,第43卷,第7期,2017年7月;以及
公开了已经通过在体外进行的以及2017年的文章中在猪体内进行的研究所验证的血栓摧毁技术。
在这些情况下,通过设定焦距的多元件“治疗性”换能器的方式来应用频率为1MHz的治疗性超声波,多元件“治疗性”换能器的中心布置有利用超声波成像的换能器(超声回波描记术)。在体外研究中,换能器和模拟待治疗静脉的毛细管均浸没在声学耦合液体中。在活体研究中,换能器浸没在由无底碗状物和塑料制成的板所限制的声学耦合液体中,塑料制成的板与动物的皮肤接触。成像换能器使得等待治疗的静脉和治疗换能器的焦点被定位,由于产生空穴气泡云,能够看到所述焦点。然后,机械地移动由治疗换能器和成像换能器组成的组件,直到焦点与静脉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迪亚韦弗公司,未经卡尔迪亚韦弗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9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