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适配燃料喷射器的控制信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9744.5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B.罗尔;C.贝纳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28 | 分类号: | F02D41/28;H03K7/08;F02D41/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邓雪萌;王丽辉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 喷射器 控制 信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适配用于机动车辆的燃烧发动机的至少一个喷射器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的方法,所述控制信号是矩形波电压信号,其频率在最小频率和最大频率之间变化,并且在给定周期内以其占空比为特征。对于控制信号的给定周期,所述方法尤其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给定周期的开始时刻;从所述开始时刻开始检测(E1)给定周期的第一脉冲;并且,当检测到的所述第一脉冲的持续时间包括在从给定周期的开始处开始的预定的最小时间间隔内并且该预定的最小时间间隔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最大频率时,修改(E5)检测到的第一脉冲的持续时间,使得所述持续时间等于最小时间间隔的持续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喷射控制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适配用于机动车辆燃烧发动机的至少一个喷射器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计算机。
本发明特别地旨在避免用于喷射器的控制电路的闩锁,以便减少所述喷射器中的控制误差的数量。
背景技术
以已知的方式,具有燃烧发动机的车辆包括用于将燃料喷射到发动机的气缸中的喷射器。
每个喷射器的打开和关闭由车辆中的车载计算机控制。更具体地,计算机包括微控制器、ASIC(英文中的“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类型的被称为“控制电路”的集成电路、以及功率级。
为了控制喷射器,微控制器生成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控制电路。这些PWM控制信号采用矩形波电压信号的形式,交替地取高值(例如1)或低值(例如0)。
控制电路根据接收到的PWM控制信号产生用于控制喷射器的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到功率级,以便后者将所述控制信号适配为适当的功率。
PWM控制信号在微控制器、控制电路、功率级和喷射器之间建立的反馈(或伺服)环路中受到控制,从而使得可以以受控制的方式控制喷射。
但是,这些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并未完全受控制,并且可能在0%到100%之间变化,特别是由于电磁干扰、电轨迹路由问题、联接问题、伺服中的计算误差(例如由于编码误差)等。
这些现象会产生干扰脉冲,这些干扰脉冲可能导致控制电路内部电路的闩锁(英文中称之为“latch-up”),从而引起控制电路错误,进而导致存在损坏发动机的风险的喷射器错误控制。
干扰脉冲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显示在控制电路输入端接收的PWM控制信号中:干扰脉冲对应于在信号经编程的低状态期间的信号瞬时高状态,或者相反,脉冲对应于处于信号经编程的高状态的中间的信号低状态。
当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接近于0(例如低于1%),或者接近于100%(例如高于99%)时,这些干扰脉冲特别容易在控制电路中产生闩锁效应。
为了部分地克服这些缺点,已知的做法是在控制电路上使用滤波器来对这些干扰脉冲进行滤波。
但是,如今,PWM控制信号的频率趋于变得越来越高,例如达到高于150 kHz的值。因此,干扰脉冲的持续时间变得非常短,例如短于50 ns。如今,控制电路(特别是ASIC类型)的制造商不确保这种短持续时间的脉冲的滤波。
此外,还可能发生在微控制器的编程代码中的误差,该误差产生在整个周期上的控制信号高状态。
在这两种情况下,当这些干扰脉冲或这些编程错误产生控制电路中的闩锁时,计算机错误地控制喷射器,这可能会损坏喷射器或导致控制电路发生不良行为,从而导致喷射器的不适时的控制,这可能会损坏发动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至少部分地克服这些缺点,这是通过提供一种简单、可靠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以防止由于干扰脉冲或编程错误而产生的控制电路的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9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